青藏高原冰川消減加速 2050年將少1/4

中國地質局歷時4年、投入人民幣近千萬元的青藏高原生態地質環境遙感調查與監測項目,結果發現「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冰川消減速度,近年來呈加速趨勢,預計到2050年冰川面積將比現有面積減少28%,減少面積超過13000平方公里。

據新華社報導,近30年來青藏高原冰川年均減少131.4平方公 裡,而且近年來有加速消減的趨勢。預計到2050年冰川面積將減少到現有面積的72%,減少面積超過13000平方公里,到2090年將減少到現有面積的50%。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張洪濤指出,30年來青藏高原冰川雪線退縮、濕地萎縮、荒漠化加重,高原生態環境整體趨向惡化,對中國及周邊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社會及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 「青藏高原環境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該項目負責人方洪賓指出,青藏高原冰川減少,其中高原周邊冰川面積消減最為明顯,面積減小10%以上;高原腹地冰川面積減少近5%。他說,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環境變遷與高原地殼最新的運動形式密切相關,而人類活動的頻繁加劇了環境的惡化。」

報導指,30年來,青藏高原荒漠化程度不斷加重,重度沙漠化和中度沙漠化土地分別增長了317%和62%;重度鹽鹼化和中度鹽鹼化土地也分別增長了34%和6%。

青藏高原總面積約佔我國大陸面積的近四分之一,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區,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高原,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的發源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