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解讀中國反腐:房地產金融業最腐敗
·清廉排名大幅躍升,為何清廉指數得分比去年只高0.1分?·腐敗案件居高不下,是否說明「越反越腐」?
·腐敗案件的高發率與政治制度有必然關係嗎?
·中國反腐敗可以照搬西方模式嗎?
去年11月8日,全球知名的反腐敗機構、總部設在柏林的「透明國際」組織公布了2006年度清廉指數排行榜。在世界上16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排名從2005年的第78名大幅躍進到第70名,引起了國人的廣泛關注。國際社會如何看待中國當前反腐敗中的一些熱點話題呢?《廉政瞭望》記者為此專訪了透明國際組織亞太區項目官員廖燃,以下為採訪的主要內容。
記者:清廉指數(CPI)是透明國際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廉潔度的主要指標,指數越高越清廉。2006年我國排名雖然大幅上揚,但為什麼CPI得分為3.3,只比去年高0.1?
廖燃:透明國際從1995年開始CPI指數排名,當年中國CPI是2.16;從1995年至今十年間,中國CPI得分提高了1.5分,這個幅度,不論是在亞洲還是在整個世界都是最高的,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在反腐敗方面的努力和進步,這種進步遠遠超過了亞洲地區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應該說這跟中國在反腐敗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是相輔相成的。
記者:近年來中國反腐敗的決心和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但國內也出現了一種聲音,認為「反腐敗越反越腐」,他們的理由之一就是腐敗案件發生率居高不下。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廖燃:中國反腐敗鬥爭在過去10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現為:建立起了一個反腐敗的法律框架、並正在朝向建設一個以預防、打擊和教育三者並重的國家廉政體系。現在,死刑用得少了,但是,事前預防的措施增多了,像檢察機關建立行賄「黑名單制度」等等,所以,法律的威懾力提高了。
中國過去十年腐敗案件之所以居高不下,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逐漸減少」,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突出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冒出來。所以,一些人感覺是「反腐敗越反越腐」。這種感覺跟實際情況並不吻合。舉兩個最明顯的例子:其一,在1998年以前中國腐敗最嚴重的兩個領域是海關和公共採購。當時,全國幾乎所有海關都出事,但從1999年以後,海關關長的腐敗案件就比較少了,但這一點卻不為人們所知。其實,中國的海關在反腐敗中所採取的許多措施在國際反腐敗運動中還是比較先進的。其二,中國現在基本上在全國都建立起了建築有形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對它的功能和潛力,在理論界裡仍然是見仁見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建築有形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對調節建築市場和公共採購領域的亂象,發揮了積極的、重要的作用。
但在海關和公共採購領域的腐敗現象受到了有效打擊和治理的同時,土地和金融市場的矛盾在這幾年裡又有了突出的表現。就拿土地來說,中國過去十年每年土地收益流失至少有100億元人民幣以上,土地已經成為滋生官員腐敗的一個重要溫床。中國政府曾連續發布通知,嚴厲禁止地方政府濫批土地,尤其是佔用耕地。但越是嚴厲禁止,地方政府與商家越是在土地資源稀缺中看到了無限商機,官商勾結為圈地狂潮推波助瀾。1991年到1995年間,中國每年平均淨減耕地440萬畝;而在中央下令「凍結」批地的1996年到2003年,中國年均耕地淨減量卻猛增到1428萬畝。
記者:有人認為,中國的腐敗案件的高發率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與實行的政治制度有關,與民主進程有關。你贊同這個觀點嗎?
廖燃:我認為,「發達國家必然比發展中國家清廉」和「民主國家必然比不民主的國家清廉」的觀點是錯誤的。新加坡和香港被西方媒體列為「不民主」的地方,但它們的清廉比之印度、印尼和孟加拉國有著天壤之別。所以說,腐敗同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沒有必然聯繫,而同機會有密切的關係。只要有機會,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家,腐敗官員就照貪不誤。中國現在正處在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城市化轉型過程中,這樣一個雙重轉型過程,為腐敗的滋生和蔓延,客觀上創造了大量的機會,促成了腐敗案件的大量發生。
最近幾年,中國最嚴重的腐敗來自房地產和金融行業,這是因為一方面中國現在正在廣泛而深入地參與到全球經濟和貿易活動中,另一方面,世界經濟中各種勢力也快速進入中國,中國市場正在變成全球各種不同背景資本的投資場所。1992年∼2004年,國外資本流入中國的年均增速高達28.9%,近年來,由於美元持續大幅貶值,給盯住美元或貨幣籃子中美元比重過高的很多亞洲貨幣以巨大的升值壓力,尤其是人民幣,施壓其升值會對亞洲貨幣升值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有鑒於此,巨額國際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民幣投機狂潮。這些進入中國的熱錢,為了獲得機會賤買高賣,他們必然要盯住各地各級黨政官員,以求以最低的價格買來最好的土地,伺機再拋出。這是近年來所有落馬的官員都同土地批租有關的主要原因。
記者:針對中國腐敗的特點,「透明國際」組織對中國當前進行的反腐敗有何建設性意見?
廖燃:各國國情、經濟發展程度不一樣,反腐敗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准、藥到病除的良方。我們認為,中國未來反腐敗運動的發展方向,應該朝向加強國家廉政體系建設、不斷建立和健全反腐敗的法律框架、增強法律的威懾性、減少腐敗發生的漏洞和機會的方向發展。另外,要建立起各種專業行會的行為準則和養老金的制度建設,這樣,一旦官員或專業人員涉入腐敗案件,就應該開除公職、吊銷他們的專業資格,讓他們再無法從事相關專業,甚至取消養老金。這樣的制裁,會比死刑的威懾性更大。
此外,中國過去為了搞活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大量的權利給下放到地方,導致各地腐敗案件大量增加。如何處理好「中央向地方政府放權以搞活經濟」與「地方官員權力過大導致腐敗」的矛盾,避免陷入「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的惡性循環中,是今後幾年中國反腐敗部門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記者:芬蘭、冰島連續幾年被「透明國際」評為全球最清廉的國家,哪些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廖燃:芬蘭、冰島等國的清廉成功經驗主要在於:發達的經濟水平保證了人均教育水平較高,促成了人人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氣;小國、寡民、媒體發達,使得官員要作案也難免草木皆兵,腐敗案件難以掩蓋;銀行、稅收、會計、審計部門監管積極嚴格,使得腐敗收益無處藏匿;官員流動性高打破了腐敗的關係網,使得搞腐敗的「人情投資」不確定因素高、回報率低;以內部監控和行業自律行為守則兩大體系為主的行業監管。這些經驗中有中國值得借鑒的地方,但也有不可複製的因素。
記者:近年來中國反腐敗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越來越「外向」,積極尋求反腐的國際合作。「透明國際」組織作為全球知名的民間反腐機構,與中國政府有合作嗎?
廖燃:近年來,中國採取國際合作的態度,把反腐敗問題放在全球來研究,依靠國際合作來找到外部反腐敗動力和機制,這是反腐敗鬥爭的新趨向。「透明國際」作為一個非政府組織,同中國政府沒有直接的合作關係,但我們把中國政府作為反腐敗利益攸關者,是反腐敗的重要同盟軍。畢竟,反腐敗涉及到許多重要的法律法規建設,沒有當局的參與是不可能的。-
「透明國際」組織及其工作
「透明國際」的秘書處設在德國柏林,在英國倫敦、智利聖地亞哥設有常駐辦公室,在各主要國家建立了分會(包括中國),其主要資金來源為各國發展援助機構、基金會及企業。
「透明國際」作為一個非政府組織,近年來在國際上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很大。它在全球反腐敗鬥爭中,在國際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確立透明與監督概念,提高國際社會對腐敗及其危害的意識,倡導有關政府進行政策改革,促進落實國際多邊公約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贏得了很多國家和社會組織的讚許。
「透明國際」在反腐敗鬥爭中的特點側重於加強國家及國際廉政體系建設,而非曝醜揭短,堅持不捲入任何調查政府、公司或個人之腐敗個案。「透明國際」曾經幫助加拿大、韓國、巴西以及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制定反腐敗規劃,贏得了這些政府的贊同。
跨國經濟活動對「透明國際」的指數排名有相當的敏感,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根據「透明國際」公布的「腐敗排行榜」,從新加坡的(低)腐敗水平到墨西哥的(高)腐敗水平,相當於將關稅稅率提高了20%強。而關稅稅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一個國家所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將下降大約5%。
- 關鍵字搜索:
-
國際
來源: 廉政瞭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k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