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是如何辦教育的?

作者:佚名  2006-12-23 02:1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抗戰時期很多師生來到雲南的西南聯大



據著名學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而且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學生上學仍然有困難,可以申請助學救濟金,且助學救濟金在大學畢業後可以不還。

在全民族抗戰最艱難的時候,幾乎所有家庭能夠維持活命就實屬萬幸,哪還有錢供孩子上學,所以當時的國民政府實行免費上學,在抗戰的8年時間裏不但沒有因為抗戰而中斷大學的教育,而且大學的在校大學生人數有了增加,這是難以想像的,但卻實現了。

在抗戰最艱難時刻,當時的國民政府卻真正地實現了義務免費教育!那時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啊!有的家庭8年間沒有吃過一滴油,一次肉.抗戰前我們有4 億人,當時的西部只有1.8億人,抗戰爆發後大後方一下子湧入了5千萬人口,而當時西部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全國的30%。就是這種情況下,當時國民政府僅有的財政力量,不僅沒有中斷教育,反而又有所發展,使得中華民族的教育能夠傳承下去。

民國18年到25年(1929年-1936年),學齡前的兒童就學率從17.1%上升到43.4%,當時的大學生的比例是1:16000;中學生的比例是1:4407;小學生的比例是1:60。


1936年全國共有專科以上的學校108所,其中,大學42所,獨立學院36所,專科學校32所。共有272個學院,1095個系,在校生41922人。


到1947年,全國高校207所,其中國高74所,省立高校54所,私立高校79所。其中大學55所,獨立學院75所,專科學校77所,在校生155036人,研究生424人,大學生130715人,專科生23897人。


抗戰過程中,中小學生的總人數不但沒有因為戰爭而較少,反而也有所增加。再想想中小學是如何收費的?學雜費全免!


在抗戰進入最艱難時候,當時的大後方生存已進入了臨界狀態。一些大學生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到一些中學任職以維持生存,一些教授不得不擺攤變賣財產以維持生計,聞一多都上街賣刻章。

整個教育界的生存令人堪憂。但是當時的整個教育界的學者仍然默默地堅持自己的崗位,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和職責。這些情況反映到國民政府後,教育部從僅有的財政裡拿出了一部分錢予以補助困境中的教師。消息傳到西南聯大後,西南聯大校委會召開會議,經過研究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最終決定:所有的教師集體聯名拒絕政府的救濟!

為什麼?因為「在全民族都為抗戰付出了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在大後方還有許多的人民生活比我們還要艱難,面對中國的百姓,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接受政府的補助呢?還是讓這些補助用於抗戰吧。」

多麼令人敬重的學者!多麼崇高的人格!

現在還能在大學裡找到這麼可愛的教師嗎?還有這樣品格的教師嗎?

1949年以來,中國的知識份子的「脊樑」就在一次次地運動中被打斷了。有脊樑的、有個性的幾乎都被鎮壓了,剩下的都成了斷了脊樑的、或者是匍匐在毒菜者腳下的乞討者。知識份子死了,中華民族的那種為國為民的品格喪失了。

民族精神大廈一旦破壞,決非十幾年,幾十年所能恢復。


抗戰初期,當時的國民政府所面臨的財政艱難是無法想像的。戰前國民政府的主要收入(超過50%)是海關的稅收,且那時國民政府不收「個人所得稅」,戰爭爆發後,隨著各主要城市和港口的被相繼佔領,海關的收入已經被切斷了,而一些大的企業和工廠有的被炸、有的被佔領、有的內遷。這樣又失去了很大一筆的財政收入。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開支卻因戰爭的需要增加了將近十倍。前方有大約300萬的士兵在作戰、後方大約有1100萬的壯丁的後備軍在訓練、來到大後方的十幾萬的教師和學生要安頓。國民政府為每名教授的定的工資為每月120快大洋、中學教師每月80塊大洋,另外還有大量的公務員的薪水。最難能可貴的是:抗戰八年,十幾萬的大中學生的學費、食宿和雜費全免。這是在什麼樣的艱苦情況下,八年的時間,一個政府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

蔣介石先生在抗戰爆發後講:戰時要當平時看,平時要當戰時看。我們因為過去不能把平時當成戰時看,所以,現在許多人不能把戰時當成平時看。從此,國民政府確定了一面抗戰、一面辦教育的救國方針。

國力維艱,政府不僅沒有因此放棄和中斷教育,更難能可貴的是,同時也為校園學術留下了一個自由的空間。

國民政府在三十年制定過統一的國民教育條例,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各省市的教材編寫由其自己定,沒有統一的要求,有的省份是聯合使用一套教材。中小學的教材不是由任課教師自己編寫的,講課卻很自由。

大學的教育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的編寫和使用,都是任教教師自己編寫的,大學裡開什麼課程是由教師自己決定,一學期講多少,怎樣講都是由他自己來決定的。同樣的文學課沈從文講,錢鍾書也講。這樣,在同樣的課程就會出現不同的教授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觀點,學生有時也參與他們的辯論,沒有「學霸」的把持和限制。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上什麼課,在這種寬鬆的、自由的教育環境下培養了學生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抗日戰火拼沒有徹底摧毀我們的民族教育事業,相反,國民政府的戰時教育方針使之發展成了桃李滿天下。


抗戰結束後的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規定:教育科學文化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15%;在省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25%;在市縣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35%。這是以憲法的神聖保障了「教育立國」的合法性。(這個憲法在臺灣實行至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