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的玄機

今年11月,中央電視臺推出12集大型電視記錄片《大國崛起》,在國內外造成一定程度的轟動。人們紛紛猜測這組片子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該片定義的「大國」,是近五百年來,具有全球性觸角和全球性影響,並形成全球性勢力範圍的國家。共列舉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國、美國等九個國家。該片定義的「崛起」,指這些國家從弱小到強大、從被支配到支配、從本土性走向世界性的過程。

這種定義,試圖暗喻當今中國。最近一些年,中國經濟膨脹,軍事實力倍增,國內有人躊躇滿志,國外則有「中國崛起」或「中國威脅」的說法。該片的製作和播出,正是在這樣的國內和國際氣候下。這表明,中國國內或黨內,有人開始探討:中國是否崛起?中國如何崛起?

該片著重論述,國家實力提升,在變遷中所起的關鍵作用。說到國家實力,該片強調重商主義、軍事實力、和國家威權,但就此概括九個大國的崛起,不免顯得片面和牽強。因為,重商主義,只貼切適用於其中的荷蘭,那個首創了股份公司、股票市場、和銀行的國家。而荷蘭又與軍事實力無關。至於國家威權,只適合德國、俄國、和日本三國,而這三個國家,依仗國家威權,雖曾迅速崛起,卻又曾迅速衰落。實不足以效。

尤其,說到國家統一,德國的教訓最為突出。十九世紀末,德國宰相俾斯麥以「鐵血」手段,締造了德國的統一。統一後的德國迅速崛起為歐洲大國,然而,很快,這個統一而崛起的德國,就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給全人類帶來深重災難。 對這一事實及其教訓,該片有含蓄的認可。

該片強調重商主義、軍事實力、和國家威權,目的不過是為了對應中國目前面臨的境況。為中共的一系列「國策」尋找勉強的依據,包括「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事現代化」(窮兵黷武)、和「四個堅持」(堅持一黨專政)。

該片提到九個大國崛起的其他要素,則耐人尋味。比如說到英國,提到女王的寬容、議會的民主、《大憲章》的誕生、直到光榮革命帶給英國的自由,這一切,都是英國成為「環球帝國」的基礎。說到法國,提到法國大革命之後,通過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指出:自由,平等,博愛,不僅成為法蘭西文化遺產,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載入《聯合國》憲章。思想文化成就,是法國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淵源。

說英法兩國,該片都可謂客觀,依目前中國的氣候看來,就是「大膽」。但說到美國,該片卻吞吞吐吐,著重強調經濟、科技、專利等方面的制度和成就。對促成美國強大的最關鍵基因----民主,則著墨甚少。大概是美國崛起的歷史太近,當前中美又太敵對,話題顯得格外敏感,編導不得不小心為上。

比如,片中,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x{2022}羅斯福的「四個自由」論,只提到一個:「免於匱乏的自由」。侷限於民生層面。而羅斯福的完整表述是:信仰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對照當今中國,除了「免於匱乏的自由」,其他三大自由,都正在中共的封殺和「嚴打」之列。這是該片編導有意迴避的原因。畢竟,該片播出前,必通過層層審查。在當前中國的政治條件下,該片能夠播出,已經殊為不易。

人們紛紛猜測該片出臺的背景。編導們強調 「沒有任何背景」。但誰都知道,這在現實中國,完全不可能。一些新聞已經足以提供佐證:該片出品人,直接就是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該片藝術指導、北京大學教授錢乘旦曾在中南海對中共高層講解世界史;中共政治局曾在集體學習中,觀摩該片。

說穿了,中共高層中的主政人物,就是該片的後臺。且不論他們推出該片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但至少表明,在中共黨內,還是有一些人,願意睜開眼睛看世界。這一點,是《大國崛起》的玄機,也算得上是該片製作和播出的正面意義。

該片在央視經濟臺播出,是有心的安排,強調經濟性,而淡化政治性。目的在於,讓製作者顯得低調,讓觀眾變得無意。盡量減緩社會影響,從中窺測社會反映。

實際上,該片編導的場外說法,更值得參考。他們說:中國要和平崛起,首先是內部的和平。在片中,編導們力圖論述「妥協」的重要。這對中共當局長期以獨裁心態和對立手段,處理國內外矛盾,不無勸告的意味。

如果今日中國之崛起,必須依靠專制才能達成,這與歷史上的無數次崛起並無區別,談不上世界性;如果今日中國之崛起,必須伴隨對外擴張或殖民,那麼,重蹈德國、日本、和蘇聯的覆轍,就指日可待;如果今日中國之崛起,必須依靠武力統一,比如,針對臺灣,那麼,德國和蘇聯的結局,就是現成的教訓。

今天來談「大國崛起」,對中國而言,究竟意義何在?歷史上,中國從來就是一個大國;中國也曾無數次地崛起;但,中國幾乎從未成為世界性的大國。今天來談「大國崛起」,只有一個意義,那便是,如何賦予中國以世界性?答案昭然若揭:如果不承認人權與自由的普世價值,如果不確立民主與法治的根本制度,在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上持續邊緣化的中國,就不可能成為世界性的大國。(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陳破空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