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三種不能對孩子說的「好話」

 2006-12-11 04: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賞識教育理論的引導下,不少家長總不忘記對孩子說些好聽的話。殊不知,漂亮話也要看怎麼說。不會說的話——漂亮話未必就管用。  下面這些漂亮話你一定對孩子說過不止一次,因為不少家教文章就是這麼教父母的。說真的,每每看到這些文章,讓人簡直懷疑那些作者有沒有當過父母——沒錯,那些話聽起來蠻好聽,也挺鼓勁的,似乎也符合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可認真分析,它們分分鐘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事例1:
小凡從幼兒園回來後對媽媽說:「我一點也不喜歡小明。」
媽媽回答:「別這麼說,小明是個好孩子。」
分析:你本意是希望孩子能與他人友好相處,不想他對別人過分地指責。但孩子畢竟是在向你表達觀點,你不加分析地就一口否定,等於也否認他對小夥伴的判斷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後判斷他人、發展人際關係的能力。
建議:孩子不喜歡他人總有一些理由。還是同孩子聊聊吧,問問他:「小明對你怎麼了?他做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高興了?下次碰到他準備怎麼辦?」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孩子間的問題。


事例2:
6歲的丹丹告訴媽媽今天她的畫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媽媽回答:「我早就知道你是最棒的。」
分析:如果總是用「最漂亮的」、「最可愛的」、「最能幹的」這樣的語言鼓勵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令孩子對自己的期望過高。一旦孩子漸漸發覺並非如此,反過來有可能導致自我懷疑,並隨之產生自卑、嫉妒等負面情緒。
建議:不要不切實際地表揚孩子。「今天你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要好得多。「這個故事真有趣」比「你講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事例3:
安安從幼兒園回來悶悶不樂,因為小朋友嘲笑她有個大蒜頭鼻子。
媽媽回答:「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媽媽就喜歡你這個樣子。」
分析:媽媽當然知道自己不過是在寬慰孩子。可是,你覺得孩子就不知道嗎?這寬慰並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她甚至可能會因為你不理解她的傷心,從而一個人把不快壓在心底,不再對你說什麼,在今後的社交中出現心理障礙。
建議:先問問她,是不是在和誰做比較。然後告訴她每個人的相貌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是無法比較的。多說幾次孩子就會習慣於接受現實。當然,對於能夠改變的現實你也可以給孩子提出積極的建議,比如說孩子認為她不夠高大,你可以鼓勵她多吃飯、多參加運動。無論怎樣,你首先要表現出理解孩子的不快,千萬不要一上來就亂安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