蜆 屬性偏寒不宜過量(圖)

 

以黃金為主要材料提煉而成的蜆精,這一、兩年紅遍半邊天,其他業者紛紛跟進,搶食這塊大餅。中醫師普遍認為,蜆具有清熱利濕、消除疲勞等效果,可用來緩解肝臟不適,也可拿來退火解毒。

蜆是生長於溪流湖泊的淡水貝類,其療效最早見於「唐本草」,而有「治療時氣,開胃,疔瘡,下濁氣,下乳」之說。「本草綱目」及「本草綱目拾遺」雖只有「甘咸,冷,無毒」、「微毒」等簡短敘述,卻加了「生蜆浸水,洗痘癰,無痕」,以及「多食發咳,冷氣,消腎」等註解,讓我們對這一顆顆貝類有更多的瞭解。

中華民國中醫肝病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黃正昌表示,就中醫來說,蜆可用來治病,也可當成一般的保健飲食。若用來治病,可先取一斤左右的蜆,洗淨後,不加水而置於電鍋內蒸煮,取其汁液,另加茵陳、大黃及梔子燉煮而成茵陳槁湯,可治療肝病及黃疸,對於容易上火、疲勞及目黃的人,也有緩解作用。

如果只是當成一般保健飲食,則將蜆洗淨後加水煮湯來喝,但因蜆偏寒性,加姜一起煮,可去寒去腥,吃起來更爽口。中華民國中醫肝病醫學會監事長郭明亮補充指出,蜆含有豐富蛋白質,有助於恢復肝臟組織的更生能力。

但正如「本草綱目拾遺」所載,蜆屬性偏寒,帶有冷氣,不可多吃,郭明亮建議每天頂多以一斤蜆為材料,不加水及任何佐料,清蒸取汁,分2、3次飲用,可收清熱退火、消除疲勞等效果。

本文留言

作者林進修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