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加拿大移民不得不回國的經歷

差不多每天都會在罈子裡看看,發現罈子裡很多都是身在國外的網友,介紹在國外生活工作情況,一時衝動,也寫寫自己在移民國外的一些感受。 2001年初,隨著移民浪潮,我和太太技術移民到了加拿大溫哥華。移民之前,我在上海的一家規模不太大的軟體公司當個部門經理。之所以想移民加拿大,目的很單純,就是到外面去闖闖,因為老家本不是上海,所有在國外城市和在上海對於我來說,沒有鄉土之別。在溫哥華呆了2年多,覺得國外不是我的要呆的地方,於2003年底又舉家回到了上海,現在又在一家軟體公司當部門經理,回到了原點,不過有所區別的是,多了一個寶貝女兒,而且是加籍的。

將近三年的國外經歷,再加上又在國內3年了,對於中國人在不同環境生活及工作的差別,感受頗多。

首先給我最大印象的就是第一代移民在國外生活的艱辛。就以90年代末這一代移民為例,很多是技術移民,由於語言的原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很難找到與國內相類似的工作,我到了溫哥華之後,頭幾個月試圖找軟體開發之類的工作,後來發現很難,面試了很多家公司,但言語仍是個很大的障礙,只好放棄。其實在移民前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英語,自我感覺英語已經基本過關了,出去之後才知道所學的是「中國式英語」。剛到溫哥華的移民通常都集中在CHINATOWN的華人社區交流,所以類似的情況見過很多,於是我和很多剛出國門的移民一樣,只好放下最初的理想,先找一份工打打,晚上到學校讀英語。我在國外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香港人開的製衣廠封箱、搬貨,房東介紹的。我的房東是福建福清人,在溫哥華開貨車送貨,他和我工作的工廠老闆很熟悉,他是早年偷渡到美國,後再定居溫哥華的,據他講,福清那個地方的男人基本上都在國外,若你一個大男人,不出去會被人看不起,幾乎已經變成傳統了。

封箱搬貨為兩個人,另外一個小王,也是技術移民,蘭州人,IT出身比我早來幾個月。這份工作很辛苦,那家廠業務很多,差不多每天幾百箱貨要點數裝箱。那位蘭州同伴自己說,他第一天上完班,幾乎癱在地上,走幾十米就要坐下來休息。還好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這種體力活還是能頂得住,不過頭幾天還是要酸背痛的。其他部門裡面,有不少和我類似的移民,而且從上海過去的有好幾個,質檢部門還有一個在上海一個大醫院當醫生的。

和很多新移民相比,我這份工作還算穩定,固定的收入也能夠在溫哥華立足,而且晚上可以讀英語。很多人在餐館裡涮盤子,做小工,很不穩定,即使這樣,這樣的工作也很難找。現在想想移民中真是人才浪費,很多高學歷的人才在那邊打打小工。一位在國內西北某大學教書,後來在日本打了幾年工,再來加拿大,比我長10歲的老兄老楊,找了2、3個月的工作沒有著落,最後在一個餐館裡涮盤子;另外一個在在國內學的是火箭製造相關專業,也淪為打小工一組,很是浪費。有些早幾年來得技術移民,幾年小工一打,人也麻木了,原來的專業技術也生疏了,所有很難有用武之地。

在事業上看不到前途的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有一天,我失業了,原因也很簡單,美國發生了9.11事件。工廠的業務主要是來自美國,9.11之後,訂單一落千丈,裁人,首先裁的是小王,沒有多久輪到我了。失業在家,領失業保險金,具體金額已經忘記了。於是有些人開始遷往多倫多,小王就是其中之一。我則帶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回國讓老人看看,同時也看望了國內的朋友,看到這這些朋友一個個都混得不錯,再想想自己在國外看不到前途,回國的念頭開始萌發,但又於心不甘,於是還是回到了溫哥華。

這次找了一個非IT行業的公司做網管,主要工作是網路維護和做做簡單網頁。感覺與自己的專業有點關係了。新的公司裡面同樣遇到很多新移民在打小工,其中一位原來是航空公司的高級工程師,來溫哥華塊3年了,航空業中有本重要的維修教材還是這位老兄編寫的,整天長吁短嘆,後悔移民加拿大,休息時間就向我們吹噓他的當年勇,一直想回國,老婆孩子不願意。還有一位南昌的,以前是搞工程設計的,據他講,應該也是在業界小有名氣,移民加拿大後,與原來的想像落差太大,心態又調整不過來,搞得夫妻反目,妻離子散。當然這其中不凡成功者,但我個人覺得作為新移民要想在幾年內成就一些東西很難,除非你的語言沒有障礙。網管工作也還算穩定,要不是一封朋友的來信,也許我下輩子可能在加拿大了。朋友的來信很簡單,只是說他現在由原來的項目經理升為部門經理了。我猛然想到,我以前也是部門經理,雖然才能有限,但是在國內的發展空間應該比在國外大。難道我就這樣在加拿大終此一身?經過幾天的考慮,還是毅然回國。

現在想想回國的決定是對的。雖然溫哥華的自然環境非常好,很適合居住。但是對於我來說,絕對不是適合發展事業的地方。作為我們這一代移民,通常並非在國內由於生活所迫才遠走他鄉的,而且很多在國內還算髮展得可以,至少對於我來說,多少有點野心。我們受的是中國式的文化教育,在國內更容易發揮。例如我現在主要工作是管理,管理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溝通,溝通又必須基於文化背景的。我覺得新一代移民很難在國外進入管理層。

像我已經過來糞青的年齡了,而且從未有崇高的理想,個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自己在事業上有點小成就,將自己的一個小家搞好就行了,所以也無所謂生活環境是否民主不民主的。回國三年的生活和工作,個人覺得要比國外充實,首先是在國內有一個很早就有的朋友圈子,業餘生活豐富多了,收入也還不錯,上海除了房子,其他的消費都還可以,反正房子在出國前就買好了。

我現在認為,只有在國外出身並且一直在國外受教育的移民後代,才能比較好地融入到西方環境中,第一代移民很大程度上是被犧牲的一代。加拿大是好,美國也確實好,那些好很大程度上只是屬於加拿大人,屬於美國人。在國內,也並非水深火熱。對於我們小老百姓,只要日子一天天好,一代代好就行了。老百姓其實最關心的還是自己切身利益的東西,生活條件是不是比以前好了,日子是不是向好的方向發展,我父親小時候跟隨我奶奶到外面去乞討;我小的時候,飯有時候還吃不飽;現在我女兒,做父母的發愁,今天魚不吃,明天肉不吃,不知道下頓該給她吃什麼。作為小老百姓,這樣的日子,知足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