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是該「破繭重生」還是要「浴火重生」?

科學界是該「破繭重生」還是要「浴火重生」?

  科技發展史讓我們知道,人們追求真理一直是沒有止境的,每隔一階段總要有新的理論的突破才能讓科學技術取得重大進步。而現有理論面對著各種矛盾與新現象已經束手無策,這就需要科學家突破一些現有理論的束縛,接受一些新理論才能順利實現「破繭重生」。

  但我們看到的是一大批人緊守著所有傳統理論,他們的堅持堪比當年傳教士信守「地心說」,他們對《相對論》的信仰堪比傳教士信守《聖經》。歷史的腳步是擋不住的,故步自封的人終將被淘汰,到時只有極少數人能像鳳凰一樣「浴火重生」。

  科學技術每天都在進步,這是不可不否認的,但這並不是現有理論的功勞,而是全世界每天無數財力與人力的功勞,近階段絕大部分的發現都是實踐出的成果,都是通過無數實驗摸索出來的,傳統理論在許多研究中起到的反而是誤導作用。

  一、科學界不作為的原因:

  因為科學界自認為自己最「科學」、最「正確」,別人都是「偽科學」、迷信的;如果讓他們自己承認錯了,那他們的地位不保、職位不保、待遇不保、面子更不保,還有一部分人因為以前自己搞「偽科學」貪污了許多科研經費,可能連命都不保(比如那個搞假晶元的就貪了一億多)。

  國內外的「科學界」都是一個即得利益階層,他們沒像為了保護「地心學說」那樣把一些人燒死就不錯了,還想讓他們革自己的命?

  二、科學的目的

  科學首先應該是要為全人類服務的,因為以前的科學成果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現在的科研經費也是納稅人的錢。

  而我們現在「科學」變成只是一些人發家致富的手段,不僅是拿大把大把的科研經費,還讓國家急匆匆地上馬一些大工程再從中獲利,更有人為假藥假醫療保健器材保架護航。

  三、還科學本來面目

  知錯能改、浪子回頭那是一種「破繭重生」,需要有很大的社會壓力與自身勇氣,這種希望在我們這很渺茫。那麼只有等國家與人民發動一場「科學復興」運動才能改變這種局面,從而讓科學「浴火重生」。

  四、未來科學

  在未來,科學研究將不再完全是一種工作,還將是一種娛樂。如果一個人長久搞不定一個項目,那麼他可以去修養幾年,換別人搞搞看。這樣節約了資源也提高了效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hhh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