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組幹部是打出來的

行動電話裡收到一條簡訊:省級幹部是跟出來的,市級幹部是跑出來的,縣級幹部是送出來的,鄉鎮幹部是買出來的,村組幹部是打出來的,只有「小姐」是幹出來的。

這條簡訊在一定程度上對時下官場的政治生態作了形象的描繪。我們不妨就此作一點具體的解析。

「省級幹部是跟出來的」,這裡的「跟」指的是跟隨、聽從、俯首的意思,其背後是官本位這種長期積澱的文化背景。在民主化程度較低的背景之下,「緊跟上司」幾乎是一種政治常識,否則你想擢陞官位就是白日做夢了,因為你的上司幾乎可以直接決定你的政治生命的,你不順從他怎麼可以呢?婦孺皆知的一個「政治對聯」如此——(上聯)說你能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聯)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披)不服不行!如此這般,你還敢於反對自己的上司嗎?「聰明」之舉是:緊跟、絕對服從!然後等著有一天陞官發財吧。

「市級幹部是跑出來的」,這裡的「跑」意思是去上一級官府中找各種人際關係,比如省一級或者更高。這樣的情況下,有了上面某個更大的官員的特別「指示」,下面就有政治壓力了,就不敢不執行了,官位就跑到手了。之所以屢屢發生「買官賣官」這類貪污腐敗案件,根本問題就是那些官位最終是由某些領導個人說了算數的,所謂「民主集中」實際上最後集中到一個人那裡。所以官場上又流行另一句話:「生命不息,跑官不止。」現在,「跑官要官」已經成為政治新聞中的常用詞了,領導經常批評這樣的現象。

「縣級幹部是送出來的」,此處的「送」就是大白話了:送大禮呀!我認識一個朋友,他是某縣一個局的局長,偶爾的聊天之間知道了他們縣級官場上的買賣行情。據說一個局長的位子你得至少花二十萬給縣委書記(黨管幹部,縣長的意見只是參考而已)才能搞定。而那書記據說手段更加黑,他舉例說,假如縣裡十個局長的位子需要換人,那書記決不會一次性全部替換,他會分好幾次來完成替換,每次只任命兩三個,這樣,有的人為了當局長就得先後給書記送好幾次大禮,直到最後一次,要不然前功盡棄呀。縣一級行政機構,一般都有好幾十個局級行政部門設置(黨政正、副職至少五六個),這樣那些不慎案發坐牢的縣官被查出受賄幾千萬就很容易理解了。

「村組幹部是打出來的」,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村目前的現實情況。據說在有些村鎮,不但賄選現象嚴重,有些地方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團夥與當地某些政府官員相互勾結,雄霸一方,以「黑」代政,使當地社會存在不穩定因素。

行動電話簡訊現在幾乎成了一種准媒體,而且由於傳輸手段特殊,所以它成了一種具有最大自由度的訊息流通載體。也正因為如此,這種流傳的簡訊在社會現象的概括上往往更顯真實、有趣,讓人回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