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與文化 (多圖)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在我們小時候,中學的語文課本中都有這篇文章,我記得一位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背誦這篇文章,目的就是要學做君子,在任何惡劣環境中都要潔身自好,做人千萬別陷入旁門左道,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而蓮花也確實不負這種神聖的理想,在無數淤泥底的池塘湖泊和大戶人家的水池瓦缸中亭亭玉立地盛開著。

 

出淤泥而不染

蓮的學名是Nelumbo nucifera,取自僧伽羅語的nelumbo。蓮是最常用來作為宗教和哲學象徵的植物。過去5千年來,蓮分別代表過神聖、女性的美麗純潔、復活、高雅和太陽。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的藝術品,也是把蓮與神結合在一起的,是一尊頭上戴著蓮花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恆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印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印度的吠陀文獻,說蓮神生於蓮花,站在蓮花上,戴著蓮花的花環。在婆羅門教的神話中,創造之神據說是在毗濕奴入定時,從其肚臍中生出的蓮花中鑽出來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陸中部的比羅爾族在解釋世界起源時也有相似的說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蓮生出水面。是時巨神居於陰間,經蓮莖出至水上,以蓮花為座。」

文明人類自古以來,就十分珍視蓮花,並演繹出豐富、聖潔的內涵。蓮花早晨開放,夜晚閉合的性質如同太陽,所以蓮花在埃及被視為太陽與水的象徵。

 

在印度蓮花被視為神的象徵,是印度的國花。同時,蓮花也是佛國淨土常見的莊嚴。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佛教對蓮花非常尊重,為百花中不可比擬。相傳在佛陀降生前,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的國王宮廷中出現八種瑞祥景象其中有百鳥群集,鳴聲相和悅耳;四時花木同時盛開,池沼內突然長出一朵奇妙的白蓮花,大如車蓋等等。王后摩耶夫人得到預感,從夢中驚醒,凝神靜思,退入後宮,生下了王子悉達多。王子降生之初,在舌根中閃出千道金光,每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中還坐著一位盤腳交駐、足心向上的小菩薩。佛陀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

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

由於蓮花的生長特性,所以經常被用來引喻為清淨、尊貴等具正面光明的象徵。如在《長阿含經》中,就將水面上清純的蓮,比喻為超脫染污世間的聖者;或將蓮花上水珠滴落的情形比做憂愁的消失。由於蓮花豐富的內涵,所以經典中以蓮花作為供養佛菩薩的妙好花朵。蓮花在民間也是吉祥的象徵,如「連生貴子圖」 就是取蓮房多子,另一方面則蓮與連的諧音,而作為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的大廟裡,在斯里蘭卡的鐘形塔裡,巴厘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籙上,都可以看到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的意思便是蓮花。

可是蓮與文化關係最深的還是中國。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徵,因此詩人有「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之讚。在中國文學裡,與蓮有關的詩詞歌賦更是不計其數。

遠古時代,中國的《詩經》就有蓮花的記載,例如:「山有扶蘇,隰(音xi)有荷華。」「彼澤有陂,有蒲與荷。」在《爾雅.釋草》中說:荷,又稱為芙蕖,蓮花是它的果實,蓮子叫「菂」(音di),蓮子中心的胚芽叫「薏」,花叫「芙蓉」,花苞稱「菡萏」,葉子叫「蕸」(音xia),梗子叫「茄」,本叫 「蔤」(音mi),即荷莖入泥土中的部分,根部叫「藕」。明代張自烈著的《正字通》:「北人以蓮為荷,今俗荷皆謂之蓮。」除此之外,還有稱蓮花為「水華」、「玉華」、「佛座須」等等不同的名稱。書中也稱水芝(見隋唐陳羽《夏日宴九華山池贈主人》詩:「百花開盡水芝香」),玉井花(見唐韓愈《古意》詩: 「太華峰頭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蓮之地下莖稱藕,其花故也稱藕花(見宋僧道潛《臨平道中》詩:「藕花無數滿汀洲」。

中國畫以荷花作為夏天的標誌,在中國的瓷器、地毯和戲服上也常繪有荷花。荷花盛開是豐收的預兆,也是夏天有代表性的美麗景色。北京故宮附近的北海公園本來是御花園,園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為蓮葉所覆,蓮葉有時候高出水面將近2米,開著千萬朵清雅芳香的花。蓮葉下可以行駛小船。

中國有許多與蓮有關的話語,蓮子代表連生貴子,藕為佳偶。並蒂蓮代表一對戀人,藕斷絲連是指男女雖然分手,但情意未絕。

據說在公元五世紀,南齊東昏候「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因而後人稱美人之步為蓮步,又稱女子之纖足為金蓮。

 

 荷花生日的故事源於明末蘇州民間。300多年前,蘇州城南葑門外,是一片夏色秀麗的荷花蕩,每年農曆6月24日荷花盛開的時候,紅男綠女成雙結對前往蕩裡划船賞荷,邊飲酒,邊吟詩,吹吹唱唱為荷花祝壽。稱「觀荷節」,又叫「荷花生日」。此風俗一直延續至20世紀40年代。其實,荷花生日,毫無根據,不過是人們借「生日」這一美好的人間祝辭,表達眾對荷花的永恆的愛慕之情吧!

周敦頤還在《愛蓮說》中把蓮和各種類型的人物聯繫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從古至今,許多人都有這種想法。沒有別的植物可以像蓮那樣把亞洲各種不同的文化和諧而完美地融在一起。

本文留言

作者編輯整理/清源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