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稿】三峽大壩闖禍 美國舊金山有證據
大陸重慶地區,今年出現連續五十多天,有些地方甚至七十多天的高溫乾旱天氣。創中國清朝末年有氣候記載以來的最高記錄。大陸媒體稱此為百年不遇。
中國民間有學者認為這和三峽大壩有關。北京地理環境學者王紅旗,有一個他自己稱為『木桶效應』的理論。
王紅旗在2004年底提出這一理論,他把四川盆地這一個特殊的地形地貌,比作一個大木桶。它的水汽來源主要是從東來,太平洋水汽。低層水汽走的是三峽。三峽就像四川這個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條,這個自然形成的狹長缺口成為向盆地輸送水汽的關鍵。他認為:「大壩人為地把短的木條接長,水氣循環的主要通道被阻擋,經年累月導致木桶內天氣失衡,持續乾旱,高熱天氣隨之產生。
大陸官方認為此一理論沒有科學根椐。主要的論點有兩點,一是認為太平洋水汽主要走高層。二是認為在建三峽大壩之前,三峽這個狹長缺口的高度為一千米左右。三峽大壩高185米,不到這個缺口總高度的20% , 不會對水汽有太大的阻擋作用。
王紅旗對此的回應是,仔細看地圖,三峽這個一千多米寬、一千多米高的通道是四川東面唯一的通道,非常重要。高空是有大氣環流,有幾千米,但是越高,實際上水汽含量是越來越少的。王紅旗認為官方用氣象氣球做的氣象監測,並沒有注意到低層水汽的輸送。而且中國沿海城市帶,形成一堵『熱牆』,對海洋水汽向內陸滲透,產生減緩或者抵擋。這樣的一個綜合因素導致今年重慶高溫,乾旱。
目前大陸官方和王紅旗這兩方的爭論,還在理論階段。雙方都沒有一個可以令人完全信服的數據,或是模型。
對於185米高的阻擋物,是否會對天氣造成影響。在太平洋美國的這一邊,到是有一個十分類似的地貌,可以說明這樣高度的一個阻擋物,會對天氣造成巨大的影響。
美國的舊金山灣區,緊臨太平洋,沒有任何阻擋的這一個區域,包括舊金山市(San Francisco),奧克蘭市(Oakland),伯克萊市(Berkeley), 夏天七八月的平均溫度為22攝氏度(71華氏度)。而在伯克萊市東面,距離不到十公里的胡桃溪市(Walnut Creek),平均溫度則達到31攝氏度(87華氏度)。溫差達9攝氏度。
造成伯克萊和胡桃溪之間這種巨大溫差的原因,是一個平均高度為二百多米的西牙若山脈(Sierra Mountain). (山脈海拔減平地海拔)
生活在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人,可以十分容易地感受到這種地貌帶來的氣候差別。在夏天,從伯克萊出發,開車去胡桃溪市,這是一段不算遠的路。走24號高速公路,需要穿過一個不到一公里長的隧道(Caldecoff 隧道)。如果你打開車窗,在伯克萊這一面,你可以感到涼風習習,可是一過了隧道,你就會感到熱風撲面而來。好像一下子從春天到了夏天。這時你回頭看一看那座山,也就是一兩百米高的一座小山。
物理理常識告訴我們,較冷,較濕的空氣,比重比較高。這樣的空氣,在大氣循環中將會在低層流動。胡桃溪市所在的是一個谷地,從這個谷地向美國內陸走,溫度越來越高。太平洋帶來的海洋氣息,似乎被這座小山,永遠擋在了西邊。這就說明,兩百米高的一個阻擋物,可以給氣候帶來巨大的影響。
今年的氣候已經反常。現有的證據幾乎不可能排除三峽大壩,就是壓垮四川盆地局部大氣循環系統的那根稻草。
附圖:
1。美國舊金山市及東灣衛星照片 -資料來源GOOGLE,看中國注示
2。24號高速公路Caldecoff隧道衛星照片-資料來源GOOGLE,看中國注示
(看中國首發)
- 關鍵字搜索:
-
【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