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

大凡「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人對「宣傳」二字都不陌生。每一個團支部、黨支部都有一個「宣傳委員」,每一個團委、黨委都有「宣傳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紅小兵、紅衛兵們組成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比比皆是,他們進入農村或向進城趕集的廣大貧下中農用載歌載舞的形式「宣傳」黨中央、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當然了,報紙、收音機、文藝這些更是群眾喜歡的宣傳工具。試想一下,沒有黨的「宣傳」,我們怎麼知道「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需要我們去拯救他們?沒有黨的「宣傳」,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生活比蜜甜」?從小到大,俺從未懷疑過「宣傳」的正確性和重要性。直到有一天,自己對別人說「宣傳」時,被人笑(幾乎是譏笑),才開始動腦筋去真正瞭解「宣傳」的重要性。

  那是改革開放不久,中國剛剛開始與「國際接軌」,單位上來了幾個「美國專家」。那時來中國俺在的那個省的「美國專家」真是鳳毛麟角,非常罕見。因為他們要去尚未對外國人開放的縣市訪問,就連省外辦、市外辦的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單位上就跟不用說了。領導們專門為這幾個人開會,討論對這幾個人的安排、生怕「招待不周」影響了我國的國際形象。當然了,對單位裡第一次來「美國專家」這麼大的事情,沒有宣傳處的報導和宣傳是不可想像的。黨委專門派有經驗的宣傳處的付處長負責全程的攝影報導工作。俺懂幾句英文,也被叫去跑腿。

  雖說讀書時見過外籍教師,但真正與老美在工作上打交道對俺來說這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老美喜歡把每一次開會、每一次見面的人的名字、頭銜都記錄下來。他們看見有一個專門為他們照相的人就問俺:「這個人是負責哪方面的?」俺老老實實地回答說:「他是負責宣傳的,是宣傳處的付處長」。幾個老美一聽propaganda(宣傳)一詞,都大笑了起來。那種笑,明顯的帶有譏笑、嘲笑的成分。俺以為自己的英文不好,說錯了,忙跟他們解釋。他們說沒有說錯,他們知道什麼是propaganda。俺覺得這幾個老美有「問題」。沒有「宣傳」,俺們怎麼知道黨的方針政策,哪能「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呢?你們美國人沒有「宣傳」怎麼知道外面的世界呢?從那以後,俺一直納悶:本來一個好好的東西,他們怎麼要譏笑呢?究竟宣傳是怎樣定義的呢?以前老是忙這忙那,現在有空把詞典上的定義翻出來﹝1﹞:宣傳就是用演說、文字、文藝等方式向群眾說明講解。俺的理解與詞典上的定義是一樣的嘛,為什麼他們要笑呢?也許propaganda不是宣傳?郎曼現代英語字典﹝2﹞對propaganda一詞是這樣定義的:(常有貶義)(政府對某些事情採取的行動來)散佈真或假的信仰、觀念、新聞等。哦,真的還有點不同呢。中文的宣傳是給大家講解,對不懂的東西當然需要人來講解了。英文的propaganda說有可能有假的新聞。

  後來國門大開,俺也到了外面這「水深火熱」的地方。俺這才知道「宣傳」的好處第一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僅知道自己的瓜是世界上最甜的、最好的,而且不僅王婆自己說她的瓜好,吃過她瓜的人、沒有吃過她瓜的人都得說她的瓜好,否則,說小了,就是不與王婆不保持一致,說大了,就是反黨反華。第二個好處就是想把別人的瓜說是苦的,大家都相信是苦的。不是嗎?說劉少奇是黨內最大的叛徒、內奸、工賊,全國人民就都說他是黨內最大的叛徒、內奸、工賊。說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全國人民都說他是。

  當然,在這個「與時俱進」的年代,宣傳的名聲沒有原來那麼好了。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黨委宣傳部變成了政府的新聞辦公室。人們聽到的不再是「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宣傳,而是經過黨委過濾過的新聞了。

宣傳和propaganda,你喜歡那一個呢?

參考文獻:

﹝1﹞「新華詞典」(2001年修訂版),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修訂,商務印書館出版。

﹝2﹞「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GroupLtd.,1978

蓮鑫推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蓮鑫推薦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