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百年福利制度遭遇「滑鐵盧」
「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方位國家照顧滋生社會頑症,德國財政不堪重負
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具有100多年的歷史,這讓德國人享受「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方位國家照顧,但是這個曾經讓德國人引以為豪的所謂「萊茵模式」,如今卻讓德國財政不堪重負。
福利制度用不好,也會滋養「懶漢」,苦了財政。 漫畫/趙斌
6月29日,德國議院開會討論稅法改革,德國財長史坦布律克一臉沮喪。稅收是德國福利制度的主要支撐。
2004年,萊比錫,兩萬人大遊行抗議削減社會福利。
德國是世界上福利制度最慷慨的國家之一,德國一個四口之家的補貼每月可以達到1600歐元,但同時該國卻面臨著高失業率。很多經濟學家都擔心這種「慷慨」福利政策會養「懶漢」。
慷慨福利成騙子懶漢「溫床」
在德國,有些低工資工人也可以享受到福利待遇,大約有100萬接受該項福利的人有正當工作。德國新任首相默克爾日前承認,有很多德國人就為了能夠領到津貼,而有意縮短工作時間。本月25日,社民黨也承認他們的改革成效不大,這種天真的想法使福利支出大大增加。
這樣的福利制度不僅養了很多「懶漢」,而且還會發生很多詐騙活動。位於法蘭克福郊區奧芬巴赫作為德國第一個自治城市,對這種詐騙已經採取了行動。據英國媒體報導,海格·霍夫梅斯特和他的同事海倫娜·福斯特都是該城福利津貼詐騙調查小組的成員,他們自從去年11月開始至今,總共查出了30萬的福利津貼被盜用,大概有20%申請「哈爾茨計畫第四方案」補貼的人條件不充分。福斯特給出了幾個極端的例子:一位月收入3800歐元的經理接受了該項補貼一年之久。另外一個領取者在ebay上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傢俱,然後申請了搬家補貼,重新將房子裝修了一遍。她還曾經碰到過一個住在高檔住宅區的自由撰稿人。他擁有一座帶有花園的別墅,但是卻裝成失業的租房客領取了9000歐元的補貼。霍夫梅斯特表示:「這裡非常流行隱瞞資產。」可以說,正是德國慷慨的福利補貼方式為詐騙提供了「溫床」。
「哈爾茨計畫」救急
「萊茵模式」二戰後,西歐一些國家創建了著名的「萊茵模式」,在促進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保持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
德國被視為「萊茵模式」的主要代表。然而,上世紀70年代後,在世界石油危機的衝擊下,德國經濟成本增加,經濟增長趨緩,這一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為特徵的模式開始出現問題。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孫恪勤研究員表示,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德國人口的老齡化速度加快,享受福利的人口增加,而納稅人口減少也是產生問題的原因之一。德國過高的社會福利,不僅使本國的勞動力成本上漲,不利於企業的國內投資,對於企業對外投資也起到了牽製作用,而且擠佔了大量的科研開發資金,使德國發展高科技的速度變慢。
1998年施羅德上臺後,他逐步推出各項改革方案,削減社會福利,「哈爾茨計畫第四方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該項方案的宗旨是「要求與支持」。政府打算通過這項法案使長期失業者盡快回到勞動市場,而且失業者本身要積極參與進來。根據「哈爾茨計畫第四方案」,所有失業時間超過一年的人都將領取二類失業救濟金,對歲數較大的失業者還有另行的規定。二類失業救濟金額在西部德國為每月345歐元,在東部德國為331歐元。
這項方案旨在讓人們盡快就業,誰拒絕接受勞動局所介紹的工作,國家可以減少甚至取消他的救濟金。對那些自己不積極尋找工作的人,國家也可以採取同樣的措施。由於前東德地區的失業率很高,很多地區根本就沒有就業的可能,所以去年夏天很多失業者對「哈爾茨計畫第四方案」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新方案仍然難甩「福利包袱」
「哈爾茨計畫第四方案」曾經被盛讚為繼撒切爾夫人改革之後歐洲的根本性改革,但是現在它的成本仍然過高。
這項方案不僅沒有使高失業率有所減少,反而使福利支出不斷上升,令政府控制公共財政的努力落空,並且使新任的默克爾聯合政府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這項方案提出的時候旨在削減失業率,但是事實上,在這項方案推出18個月以來,接受福利的人從最初估計的260萬猛漲到400萬,第一年就花費了250億歐元,比原定計畫增加了100億歐元。雖然政府在制定這項方案的時候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但是按照這種超出預算的方式,今年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再增加30-40億歐元。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雖然哈爾茨計畫第四方案代表著降低少數人的福利,但是那些享受基本福利的人,也就是享受所謂的社會補助的人,他們的生活還是非常好。
德國基督教民主黨議員、市場經濟學家拉夫·布勞克斯皮表示:「事實上,新的系統比以前的更為慷慨,只是沒有為人們所注意罷了。」雖然看起來事業救濟金只有345歐元,但是人們可以領到房屋租金、取暖和傢俱補貼,同時國家還要支付養老金和醫療保險費用,而按揭貸款和撫養孩子也有補貼。
- 關鍵字搜索:
-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