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難出彩 資深球迷解析
德國世界盃足球賽小組賽接近尾聲,球迷正在期待著下一輪淘汰賽的精彩場面。中國球迷在觀看高水準足球的同時,也在網上熱烈討論中國足球的現狀,其中多有撻伐之詞,亦不乏慇切期待。國際足協2004年公開確認,足球運動源起於中國,稱為「蹴鞠」。近年來,中國足球越來越趨向職業化和市場化,但是至今未實現「走向世界」的目標。而同是來自亞洲的近鄰日本和韓國,近年卻在世界上刮目相看。究竟為何有如此差距?記者採訪了幾位資深球迷。他們認為除了技術和意志等原因,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重要因素。
*「貧民的運動」沒有場地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對足球情有獨鍾,他認為中國足球缺乏深厚的根底,足球在國外本來是一種「貧民的運動」,到處都有地方讓普通家庭的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天賦,但是在中國卻沒有這樣的場地。
石藏山認為,中國也沒有一個公平競爭的體制產生自己的球星。他也表示中國隊員拼勁不足,對弱隊顯得很強,但是對於強隊就缺乏信心,輸了球都怪別人。
*團隊精神不足
有40多年業餘踢球經驗的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說,在中國踢足球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有生氣,團隊精神在中國大陸不是獨立的,而是按照國家體委會組織。沒有發揮,體委本身亦未必真正懂得足球。
因而國人在「隔著一個網、單打獨鬥」的運動就做得比較好,例如羽毛球、乒乓球。但是涉及合作的運動比較遜色。
梁國雄認為,踢好足球除了速度、體力、技術,還應具備公平、勤力、敬業,有幽默感等條件。
他感嘆現在難出球星,並認為假球問題也是原因之一,「政治和錢,扼殺了足球」。
*意志待提高
在香港打了20多年業餘球隊的阿廣指出,比起日本、韓國隊,中國足球隊最主要的問題是意志較薄弱,另外耐力和技術也較遜色。
阿廣認為,在球場上最動要的是智慧和技術;在球場上要冷靜,才能可以面對球場上形勢的突發性。阿廣又認為,足球運動著重整體協調,如在球賽中其他隊員在想什麼,而非個人表現。
*入不敷出
香港的一位體育老師馬啟義說,中國的職業足球隊賺錢很多,足球待遇相當高,中國人亦喜歡看球賽,市場很大。但中國的足球隊經常與醜聞掛鉤,行賄受賄黑哨等醜聞經常性的在足球球會出現,導致巨大的金錢投入和產出遠不能成正比。
馬啟義認為中國在集體項目方面的弱勢,不排除與整體國人性格上的特點有關。
*文化傳統的傳承差異
中國學者張宏傑在《為什麼中國足球總踢不過韓國?》一文中有這樣的觀察:「韓國運動員是為榮譽而踢球,職業球員把足球當成自己的生命,為了贏球死在球場上都可以。而中國隊缺乏的就是必勝的信念和堅持到底的決心。」
對此,張宏傑並不認為是「民族劣根性」造成,而是因為中韓兩國社會發展方式的不同,而造成了兩國國民性格的不同。
他表示,「在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中,中國人在韓國感受到的文化差異是最小的。但兩國人在發展方面的表現,卻相當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在「文革」中被破壞殆盡,而在韓國,至今的社會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國宋代提出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韓國人重視家譜,中秋節全國放假3天,所有的人都要回家祭祖,感謝祖先帶來豐收。」
這種傳統的文化根基給韓國整個民族帶來自信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石藏山也認為,傳統文化的衰落與中國足球隊的團隊表現非常有關係。他表示,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國古代人踢球,很重視體育風尚,講求公平公正精神,裁判員和運動員,有嚴格的道德要求。
他說,中國社會需要重拾昔日傳統文化的情操,會有助於中國足球在世界球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紀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