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蛋後有雞 科學家釋疑

到底是先有雞?或是先有蛋?一直是千古以來科學家與哲學家爭論的話題。英國報紙二十六日報導,根據一名科學家、一名哲學家與一名雞農的說法,應該是先有蛋才對。

解決這個歷史懸案的關鍵在於,動物生下來後,其基因物質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生變化,既然如此,當初第一隻演化成雞的禽類,其最初的生命形式就是在一顆蛋裡的胚胎。

英國諾丁罕大學演化基因學專家布魯克菲爾德說,由於這項因素,蛋殼內的活有機體,其去氧核醣核酸(DNA)應該會與將來長大的雞一樣才對。泰晤士報引述他的話說:「因此,我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某一種物種的第一個活體,就是那第一顆蛋。先有蛋。」

布魯克菲爾德的觀點,獲得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哲學系教授帕皮努和「大不列顛雞隻貿易協會」主席伯恩斯的支持。

帕皮努認為,雖然當初孵第一顆雞蛋的是不同種類的禽鳥,但第一隻雞一定是先從蛋的形式出現,儘管如此,因為這顆蛋裡面藏的是一隻雞,所以這仍然是一顆雞蛋。

伯恩斯也強調:「早在第一隻雞出現之前,雞蛋就已經無所不在了。當然,它們可能不是我們今日所見到的那種雞蛋,但它們是蛋沒錯。」

最近這場「雞生蛋、蛋生雞」的爭論,是受到迪士尼3D動畫電影「四眼天雞」(Chicken Little)發行DVD的帶動。但上述討論引發的問題比解答的更多,譬如,如果不是先有雞,那麼是誰生了第一顆蛋?

TOP(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