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刻意安排的痕跡太明顯,從圖像到場面都太做作。十分鐘的鏡頭,胡錦濤先生恨不得要出現在十幾個場合,換十幾套衣服,太不自然了,又不是服裝表演、跑龍套,我認為沒有必要搞成這樣。至於胡錦濤的講話方式,大多是間接引語,由播音員朗讀出來,而且顯然是經過處理加工的,完全沒有現場感,好像是在傳達文件。官樣文章圖像化,呆板而沒有生氣,共產黨的宣傳機器竟然墮落到這種地步,也讓我始料不及。信息流通體制無效益可言,此其二也。
記得前幾年,共產黨搞過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我希望共產黨如法炮製,推動信息流通體制的改革。信息是精神食糧,也是一邦之本。當前僵化扭曲的信息流通體制弊端極大,長此以往,後果將至為嚴重,一是領導幹部神經衰弱,喪失應變能力,二是廣大群眾意識錯亂,弱化理性功能。實在說來,中國信息模式的落後狀態由來已久,自滿清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滿清政府想用洋槍洋炮改變落後狀態,但是在信息愚昧的狀態中,洋槍洋炮都變成了廢鐵。相比之下,當時日本不但引進了洋槍洋炮,也引進了現代媒體,開館辦報,信息體制比較流暢自由,如此一來,日本的廢鐵就變成了洋槍洋炮。
反觀中國,洋務運動搞了幾十年,沒有什麼大的建樹。滿朝文武官員還在那裡奏折子、做八股文,怎麼可能有大的建樹?信息模式太落後了。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年一個漢陽造鐵廠花費銀兩無數,效果不如嚴復一個人翻譯一本書。今天,共產黨也希望用洋車洋房改變中國的落後狀態,但是在信息愚昧的狀態中,高樓大廈蓋滿中國也沒用。中國現代化的成敗關鍵是軟體而不是硬體,因此腦子裡的東西最重要,腦子與腦子之間的流通模式舉足輕重。知識是第一生產力,信息流通不順暢,怎麼可能現代化?
當年,滿清的洋務運動沒有能突破信息流通模式,甚為可惜,今天共產黨的洋務運動面臨同樣的瓶頸,我希望共產黨能過這一關,希望胡錦濤先生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小裡小氣。首先,領導階層要適應信息現代化要求,不能總是扎堆子請示匯報、指示傳達,官場裡文山會海的「折子」戲可以休矣,今天這套東西已經變得無能、無效、無趣了,老佛爺再喜歡「奏折子」也不行。其次,信息流通要專業化而非政治化,新聞要由新聞從業人員來做,依照《新聞法》來管理,保障信息的自由流通,不能讓中宣部這樣胡鬧。
更重要的是,信息要有一點數量與質量的要求,也就是說,一不能搞信息鎖國,把中國變成了一個信息孤島,變成意識形態的集中營;二不能忽視信息效益。中國媒體上有些車軲轆話,毫無信息含量,說了等於沒說,聽了等於沒聽,讓人討厭不說,而且是巨大的浪費。如果換算成有效工作時間,換算成人力資源投資,這個浪費每年何止千百億元?毛澤東曾經說,貪污與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如果進行成本核算的話,那麼信息流通模式導致的浪費,一定已經超過了各級官員的總貪污額。因此值得大家關注。
(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劉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