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只有"媽媽"是發音相同

 2006-05-14 19: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爸爸」這個詞在目前約70%的人類語言中都存在並且意義相似, 可能是古人類最先會說的詞彙。

人類學家一直在通過各種方法推測人類最初的語言形式。法國人類學家日前說,由於「爸爸」這個詞在目前約70%的人類語言中都存在並且意義相似,因此很可能是古人類最先會說的詞彙。

目前,人類6000多種口語中有許多發音相近、意義類似的名詞,特別是像「媽媽」和「爸爸」這類指代親屬的詞。一些語言學家推測,這些詞彙從古人類語言開始形成以來傳承至今,至少已經被說了5萬年。但是,由於這些專家沒有確定上述詞彙在關係疏遠的語系中出現的頻率,所以無法證實以上論斷。

然而據最新一期《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法國語言學和史前人類學研究聯合會的科學家日前對「爸爸」一詞進行了考察。他們發現,人類現在的14個主要語系中基本上都存在這個詞,而在71%的被研究語言中,「爸爸」一詞的意思都是父親或者是父親一方的男性親屬。負責此項研究的科學家認為,對於「爸爸」在各種語言中的統一性可能只有一個解釋:「爸爸」是人類祖先最先會說的一個詞。

此外,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語言學家說,因為嬰兒很可能將自己會發的第一個音與他們首先認識的人——父母聯繫起來,所以各種語言中「爸爸」一詞的含義都基本相同。

二、「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第二個最簡單的發音就是「爸爸」。

當嬰兒的兩隻眼睛的視線逐漸形成了焦點能看清東西,並且視線的接觸範圍也開始逐漸擴大時,就開始了對環境的認識的過程,首先第一個就是感知了溫飽的來源——「媽媽」(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各種語言之間的差異甚遠,但例外的是對「媽媽」發音是極其驚人的一致,這主要是由嬰兒發音的特點和對溫飽基本本能需要的一致性造成的,「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第二個最簡單的發音就是「爸爸」。)此時「媽媽」的含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媽媽」,而只是乳汁和溫暖的象徵,當隨著嬰兒對環境的識別能力的加強,這些基本的本能需要就逐漸和特定的環境、對象結合在一起了;隨著發音器官的發育,嬰兒有一天一張嘴,無意中發出了一個最簡單的「ma」音,一般最先聽到這個聲音的總是擔任哺育任務的母親,於是母親就會主觀地認為這是孩子在叫自己,於是就作出了一些驚喜地反映,例如:主動地餵奶,呵護,等等,終於有一天,使嬰兒逐漸發出了在除了哭作為表達需要的手段之外的另一個手段,即:發出「ma」的聲音,最後這種聲音就以條件反射的方式與溫飽的來源連在了一起,固化了嬰兒對環境的認識。這時,嬰兒在認識與不認識的基礎上就會出現熟悉與不熟悉、適應與不適應的感覺,漸而出現了安全的需要,當象徵著溫飽、熟悉的「mama」不在時,恐懼就會來臨。這個階段時間上,應該是哺乳的前期到哺乳的中後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