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北京不民主 難成完整戰略夥伴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十八日起程出訪美國,並將在二十日與美國總統布希會晤,美國《華盛頓郵報》昨天以「與胡錦濤交往」為題發表社論指出,由於中國大陸仍不民主,因此將無法真正扮演建設性的全球角色,不會是美國完整的戰略夥伴。社論建議,在與胡錦濤的交往過程中,華府對民主問題應該多做著墨。

社論表示,對於究竟應該「交往」或「圍堵」中共的問題,布希政府已經不再討論,本週胡錦濤訪問華府,將是兩人不到一年內的第五次會面,雖然胡錦濤無法得到他希冀的國宴,但仍將得到白宮草坪上的二十一響禮炮,以及其他多種最高層級的外交歡迎禮儀。

據稱,目前的美「中」關係,雖然還不能被描述成北京所說的「戰略夥伴」,但在實踐上,布希政府已經視中共為「戰略夥伴」了。布希政府刻意忽略了北京政府對國內異議聲音越來越高的壓制力度,光只是在北韓、伊朗及穩定全球經濟問題上尋求中共的合作。

社論說,目前的問題,是美國對中共這一強大且不屈服政權的現實主義政策態度,是不是值得的。就在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懷疑態度逐漸升高的同時,胡錦濤的先遣人員已經在美國大肆採購,並承諾開放美國牛肉輸出大陸、加強查緝美國音像產品的盜版問題。但很不幸的,中共目前為止的讓步,並不包含釋放布希政府先前曾表示過關切的新聞記者,這是胡錦濤基本性的失敗。

此外,對於布希期望中共在一些戰略問題上成為「利益相關者」一事,中共反應遲緩。為了自己的能源利益,中共阻止美國對伊朗施壓;同樣的,對於北韓擁有極大影響力的中共,也只能促成北韓參加六方會談,不能勸阻北韓發展核武。

美國國會更加關注的問題,是人民幣匯率。胡錦濤至今不願冒著人民幣升值對大陸內部可能造成問題的風險,放任因人民幣幣值被低估而產生的諸多不平衡問題繼續惡化。長此以往,必然將造成美國國會的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美國、中共關係的更大波瀾。

《華盛頓郵報》指出,該報並不認為布希與胡錦濤經常會面是錯的,美國行政部門官員也已經指出,胡錦濤政權其實比他的外表看起來更加合作,除阿富汗、蘇丹、緬甸之外,甚至在伊朗問題上,胡錦濤的態度也比俄羅斯的普丁好。

但社論說,問題在於,如果中國大陸仍受一個管制網路言論自由、關押優秀記者、否認民眾政治及宗教自由的政權管轄,它能真正扮演一個建設性的全球角色嗎?

中時電子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