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老百姓看病難 看病貴

據《南方都市報》2005年11月25號報導,從四川到浙江臺州打工的農民尤國英十月底突患腦溢血,住院三天,花掉全家積蓄,不得不出院。房東又忌諱有人死在家中,拒絕病人回家,在走頭無路之下,一同打工的女兒被迫送母親到殯儀館等死。後來殯儀館和醫院的員工熱心募捐了六萬元,使得病人重返醫院,但是要保住性命這點錢遠遠不夠。這條消息再次證明了中國農民看不起病的辛酸現實。

去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社會藍皮書顯示,全中國有近66%的人沒有醫療保險。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近半數中國人有病不求醫-不是不想求醫,而是無錢求醫。「北京中國科學家人文論壇」的報告指出,87%的農民完全靠自費看病吃藥。在中國,老百姓因病致貧的例子層出不窮。

普通百姓即使有醫療保險,也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治療。北京中國科學家人文論壇一篇題為《中國公共衛生系統面臨的挑戰》的報告曾指出,中國醫療衛生資源分配極為不公。佔總人口百分之30的城市人口享有百分之80的衛生資源配置,而佔總人口百分之70的農村人口卻只能分配到百分之20的衛生資源配置。另外,即使有能力看病、住院,通常是十來個病人擠在一間病房。而高幹群體則享有特殊待遇。

「國際透明」在2005年年度報告的中國部分中指出,中國醫療行業的腐敗是造成普通老百姓看不起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4年中國國家審計署對北京地區的10所醫院進行的抽查發現,它們違章向患者多收費用近1200萬元人民幣。報告還說,一些官員利用職權跟不法奸商勾結,哄抬藥價,把負擔轉嫁給老百姓。

近來,接連發生了多起令人震驚的醫療事件,比如:哈醫大二院1000萬醫藥費事件;宿州市立醫院與商業機構違規合作造成9位白內障患者手術受感染被迫挖掉眼球;深圳一家醫院病人死亡11天後仍然有「化驗單」;上海一家民營醫院把懷孕20天的女民工故意診斷為先天性不孕,收取3萬多醫藥費;汕頭中心醫院著名肝病大夫寫處方要求病人去指定藥鋪買所謂「獨一無二」的藥,動輒四五千元。

有統計顯示,中國大多數醫院總收入的50%到70%是來自藥品銷售收入。藥品銷售幾乎已成為所有醫院的生財之道。一些不法商乘機銷售假藥,牟取暴利。消費者使用假藥不僅不能治病,而且會延誤和加重病情。新華網4月2日報導,近年來假藥已經呈現出從農村向大城市滲透的趨勢,目前假藥主要瞄準知名品牌藥品,絕大多數知名品牌藥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假藥的衝擊。

在正規醫院普遍收費太高,農村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無證行醫的現象也出現了,「黑診所」和游醫,假醫在一些地方大量存在,屢禁不止。據中國衛生部不完全統計,在去年的專項整治行動中,全國共查處非法行醫案件77000餘件,取締非法行醫54000餘戶。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最新公布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90%的民眾對10年來中國醫療體制方面的變化感到不滿意。醫院越來越多,看病卻越來越貴,越來越難,這是多數接受調查民眾的共同感受。

看中國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留言

作者看中國記者藍溪綜合報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