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內容檢查挑戰網路無國界原則

「為什麼我的Google搜不到,愈來愈難,變得和中國書籍一樣受到政府權威審查?這不是和網路無國界的方針不太一樣嗎?」一位網友在活動中問道。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對此未多做回答,只能重申要符合國情、遵守當地法律。

前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瀋國放年初被調任世界知識出版社總編輯,外傳瀋國放是因為「個人問題」被貶官。瀋國放個人的知名度頓時使得世界知識出版社熱度增高,也為這個地方帶入開放的氣氛。

世界知識出版社七日上午舉辦「世界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對中國的影響」論壇,台下坐滿大學生網友,等著和Google中國區總裁及「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胡啟恆對話。

網友平日在網上發言辛辣,在現場發問時也是單刀直入,直接問「為什麼我的Google搜不到?」李開復表示,網路和傳統媒體一樣,在任何國家或地區要符合當地的國情、法律,要去取得平衡,「沒有一種平衡是完美的」,在不同地區都有這樣的現象,Google希望達到盡量讓人們獲得最多合法訊息。

胡啟恆沒多說,只答,「沒有其他需要補充的。」但是會後媒體繼續追問胡啟恆有關中國向網路服務商追查網路批評政府言論作者的作法,她說,如果是批評官員挪用公家的材料,這是揭發,但是如果內容是不同意中國共產黨的方針,這就是另一個問題。

她表示,根據法律,如果網路上違背憲法、法律,經人報警,網路服務商要向警察提供資料,追究是誰幹的,但是如果不是違法,政府是應該不要管,是不能追查誰在網上發信。

不過,胡啟恆也不諱言,中國政府那麼大,政府裡違法的事「也不能保證沒有」。

香港、臺灣媒體記者抓到機會一直向胡啟恆抱怨在中國大陸很多香港、臺灣網站看不到。胡啟恆很難回答,只能澄清自己不是官方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背景是,胡啟恆的弟弟是胡啟立,是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因同情「六四」學生運動,在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下臺,胡啟恆自己也受到影響,在中國政治環境下,人都難逃限制,更何況網路。

一場座談會,涵括一位剛「下野」的中國外交部高級官員,一位不想觸碰中共網路管制禁忌的跨國大公司總裁,一位「六四學運」關係人的家屬,網路問題不再是網路問題,在中國顯然是政治問題。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