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的是,我並不認同北大清華埋沒人才的說法。所謂「人才」,本身就是不可定義的,更不是短期可以定論的。高考分數高可以稱作「得分王」,稱作「人才」則尚嫌太早。有一句教育名言說,每個學生都是人才,每個學生都是天才。作為教育者,善待每一個學生,實際也就是最大的善待人才。而說北大清華「埋沒人才」,本身就是認同自己的學生比人家的低等,這不是教育者應該有的想法。
周渝與黃蓋之間的私人交易行為,雖然無所謂誰「埋沒」誰,但是中國社會自上而下對北大清華的普遍熱捧,卻是不容爭議的事實。「清華必上、北大必讀」,不僅刷在重點中學的牆上,更刷在普羅大眾的心裏。然而,在本初之時,這並不是一個社會評價的結果,而完全是人為製造的明星--金錢堆砌和宣傳造勢,讓北大清華成為中國的「國際一流大學」;後來,社會被動接受了這一宣傳影響,並在民族自豪感的裝飾下進入深度迷信,從而把北大清華推上中國高等教育的 「神壇」位置,又鞏固和加強了這一位置直至今天。
「中國要有好大學」的政府願望是北大清華快速發展的前提。國家資金投入和辦學政策的特殊照顧,讓北大清華在一段時間內幾乎壟斷了國內優秀的教育資源,從而有雄厚資本籠絡名士、提高基礎設施、引進先進器材、建設學術科室;政府的宣傳、社會的流傳以及學生對知識的追求,讓北大清華確實在特定的高校發展不平衡背景下,獲得了非常的美譽和極高的知名度。然而,這只是「發家」的第一步。
由「發家」到「迷信」是重要的第二步。普通老百姓特別是文化層次較低的老百姓,對北大清華的崇拜和嚮往,根本不在於其教育質量有多高,而僅在於二者的名氣超級大,這正是名校迷信的明顯表徵。這一步同樣完成於高校發展極不平衡的大背景下,人們選擇的有限性決定了被選擇者的地位;而意識形態的高度統一和馴服訓練,又讓迷信流行異常簡單,從而「深入民心」。
由「迷信」到「神化」是離奇的第三步。「寧可復讀,也非得進北大清華」的極端行為,不是印證北大清華在國內高校中的優秀無比,而是印證北大清華在國人心中的「神聖」無比。地方政府和社會企業進入「迷信」隊伍,並為各自利益藉機炒作,是「神化」路上的重要催化劑。考上北大清華在一些地方成了政府政績,並有層層獎勵:政府獎勵學校和考生,學校獎勵老師和學生;學校評優時,被錄取一個清華北大能頂十個其他重點大學;企業為了廣告和人才目的,也對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頻獻慇勤--這是一場政府主導、企業參與、信徒推動的全社會造「神」運動。
科舉時期,榮登「天子堂」是最大的榮耀。北大清華正是當代中國的「天子堂」,是中國人自己製造並自己崇拜的「國際一流大學」。某種程度上,北大清華的「發家」是政府「要面子」的產物;如今社會對北大清華的追捧同樣是「要面子」;企業的參與要的是廣告「面子」;地方政府的摻和要的是政績「面子」 --說到底,北大清華就是中國高教的一個「面子工程」。
重慶晚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北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