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回到家鄉,看見荒涼

作者:響水灘客  2006-03-22 03: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春節回了老家一趟。老家在四川東部,嘉陵江畔,一個純農業縣,連綿起伏的低淺丘陵中,藏著生我養我的那個小村。多年未回去了,本來懷著一腔很濃的鄉情,結果回去一看,還是深深失望了:山依然是那座山,梁依然是那道梁,村莊依然是那個村莊。在我的眼裡,家鄉已滿懷荒涼與凋敝。

  首先讓我沮喪的,是村邊那條小河已完全被污染了。那曾經是一條清清亮亮的小河,流過兩個縣上百個村莊,沿岸幾十萬人靠它生活。那條河有很多灘壩,是我童年的樂園,兒時,天天與夥伴們在灘壩割草、放牛、游泳、玩耍,其中一個灘叫「響水灘」,後來成了我的網名。當然,這種田園牧歌式的描述,也許是對童年的虛幻記憶,但無論如何,那條小河曾經是清澈的,是我鄉情的主要皈依。

  而現在呢,它已變髒發臭了,部分河段已斷流,黑色水草從淤泥裡鑽出來,冒著有毒的水泡,成群的魚蝦不見了,現在連鴨子都不願下水,更何況人。我問鄉親們是咋回事?他們說是鄰縣辦了一個造紙廠,把這條河給染黑了,還有一些人搞網箱養魚,把雞糞鴨糞全往河裡拋,好好一條河全毀了。我苦笑了一下,按現今時髦的話講,這又是發展的代價了。一個縣級造紙廠,大約能解決一兩百人就業吧,提供的稅收充其量也就幾百萬元。這在地方官員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政績,能成為晉升的資本。可沿岸數十萬鄉親就慘了:天天守著一條臭河,啥也盼不上,冬天不能捕魚,夏天不能游泳,人畜飲水全靠打井維持,生活全變樣了。

  有人說農村這些年發展了,標誌就是農民蓋起了新樓房。不錯,是有一些人蓋了樓房,買了彩電,但在沒有河流滋潤的土地上,即使蓋上了摩天大樓,又能證明什麼呢?我的總體感覺是,鄉親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實質性提高,特別是在生態環境方面,簡直比一二十年前還要差。他們是在為一些官員的政績買單,這個單也許幾代人都買不完。

  令我生出荒涼之感的,還緣於鄉村的死氣沉沉。村裡人氣極缺,青壯年全部外出打工,甚至很多五六十歲的男人都出去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走不動的老人、少數婦女和孩子。村子以前有兩千多人,現在不足千人。許多土地撂荒了,一些長年沒住人的房屋也坍塌了。由於車費太貴,很多出去的人沒有回家過年,有的甚至十多年都沒回來了。我粗略打聽了一下,全村出去打工的人,今年回家的只佔三成左右。由於沒有人氣,整個村子冷冷清清,夜晚只聽見狗叫聲。

  當然出去也是一件好事,全部守在家裡更窮。那些出去的人,如果他們能夠掙上一筆錢,把家安在城市,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了。然而,能夠在城裡安家的也就幾個幸運者,大部分人還是要回來,回到這塊他們打心眼裡厭憎卻又無法擺脫的土地。更糟糕的是,他們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由留守的六七十歲的老人照管,結果老人得不到起碼的休息,孩子也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孩子長大了,又像父輩一樣出去,把一身力氣賣給城市,然後拖著病體回到村莊。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宿命。

  童年的夥伴中,有三人已命拋他鄉:有一個在廣州某建築工地被水泥板壓死,有一個在東莞得病無錢醫治而死,還有一個在深圳因加入黑社會被判了死刑。他們其實只有三十多歲,正是人生的黃金階段。奇怪的是,鄉親們談起他們時,口氣都淡淡的,也不見得有多少惋惜。也許大家都被這沈重的生活壓迫麻木了,對生命的逝去抱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事實也是如此,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哪一處缺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那一處缺少命如螻蟻的打工仔?當生命早已省略為冰冷的統計數據時,你能指望誰來敬畏這些有血有肉、有淚有痛的軀體?

  出去的人日子過得不易,留下的人過得更艱難。這次回來主要是看望外公外婆,他們都垂垂老矣,整天倚在門邊,基本上是等待著生命的終結。他們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七老八十了,還在養豬、種地,還在交農業稅,2005年農業稅總算減免了,可農資價格一下子又漲了。外公告訴我,上面說農民增收了,其實去年農資一漲價,年終算帳,反而減收上百元。

  兩個舅舅都從外面打工回來。大舅今年五十一歲,還不得不在外奔波,他以前靠種莊稼,但不能餬口,去年一橫心去了廣州,在一家鐵廠干軋鋼筋的活,每天干十來個小時,月收入千元左右。大舅對此很滿足,但我看著他滿頭逐漸灰白的頭髮,心裏直嘆息:這樣的日子又能維持多久呢?二舅更慘,兩個子女讀書,一年要花費他一萬多元錢,打工收入全賠進去了,全家至今還是住在低矮的瓦屋裡。舅舅們說,他們最擔心子女考上大學,或者家裡人生大病,子女讀書的費用起碼要掙十多年,生一場大病更可能傾家蕩產。其實在村子裡,我兩個舅舅的家境還不算太差,不知道其他家庭的承受力又怎樣?說句消極的話,如果僅以能否吃飽飯來衡量鄉親們的生活,他們也可算脫貧了,但要以「全面小康」、「社會主義新農村」來考察,那他們還生活在「石器時代」。

  村裡通向鄉鎮的一條石板路,早被人撬得七零八落,成了又爛又窄的土路,凹凸不平,茅草過膝,遇到雨天簡直無法下腳。旁邊修了一條機耕道,說是「小康路」,但路上的石頭比車輪還大,大貨車都不敢行駛,因此一直沒有通車。鄉親們趕場賣雞蛋買鹽巴,還是得走那條爛石板路,到場鎮要跋涉一個小時。更傷心的是河邊那座石橋,1995年被洪水衝垮,村民多次向村、鎮反映,但上面拿不出錢,就一直無人修復。大家只好涉水過河,去年河裡已淹死了三個小孩、五頭生豬。說實在的,在老家那樣的農村,要搞點公益事業,比如修座橋,修條路,修個蓄水堰塘,簡直難於上青天。主要就是窮,村、鄉鎮拿不出錢,村民更拿不出錢,同時青壯年都出去了,也無法組織勞務工。於是,當路爛了、橋斷了、堰塘垮了時,只能維持現狀,得過且過,村莊也就益發破敗、荒涼。

  晚唐詩人韋莊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他是擔心功名未立,回鄉會被人恥笑。而我這次回鄉,倒真是有一種斷腸之感,為故鄉凋敝的環境、沈重的民生以及黯淡的明天。我不知道,這種狀況何時會有所改變?眼下在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聽起來美好無比,但真正實施起來肯定舉步維艱。中國太大,在廣袤的中西部,如故鄉這樣的村子,何止千千萬萬,它們的命運誰來安排,環境誰來改變?村子裡無數孤弱無助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能掙脫中國農民千百年來一直承受的宿命怪圈,羸得一點真正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嗎?至少在目前看來,這還是一種憧憬。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