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族群百態>>月拋族 一年換24個老闆

妙語錄:千錯萬錯都是老闆的錯,換工作就像丟拋棄式隱形眼鏡。

當台商碰上時下最流行的「月拋族」,心情怎是一個「苦」字了得。不少台商形容,「月拋族」嘴上都是大道理,千錯萬錯都是老闆的錯,而且「異動」頻率太高,少則一星期、多則一兩年,就謝謝再連絡了。一些台商乾脆搬出「賣身契」,要求員工綁約兩年,或者專門挑選吃苦耐勞的金牛座、處女座當下屬。

上海餐飲業台商張先生這幾年展店動作快速,跟在他身邊的「秘書」,換得也很勤。從年頭的小李、年中的Emma,換到現在的小朱,張先生逢人都得解釋,「我這個人應該不難搞,但老是遇人不淑,碰上『月拋族』員工!」

張先生說,小李離職的理由是,老闆交辦太多文件要打字、要寄送,「他自認是名牌大學生,不做雜事。」Emma離職的理由是,受不了下班後,還得跟老闆一起應酬去,「那個秘書不跟老闆東奔西跑的,這個Emma真是....」

所謂「月拋族」,指的是把工作當成是「拋棄式隱形眼鏡」的人。他們多半年輕、經過良好的大學訓練,對於職場也充滿無比信心及想像。只可惜,當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時,他們索性「割袍斷義」,反覆地追尋下一個落腳處。

「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最新公布的「勞動者職業流動週期分析報告」指出,上海人跳槽頻繁,平均不到四年就更換工作。去年上海市勞動者的職業流動週期是46.4個月,與前年相比,流動週期縮短了9.2個月。

分析報告說,學歷越高,流動週期越短。大學學歷和研究生的職業流動週期分別是,21.1個月和22.8個月。年輕人換工作的頻率也很高。30歲以下的年輕人,職業流動週期低於平均週期,為17.5個月,與前年相比,又縮短了半個月。

張先生說,比起臺灣的「草莓族」,這群「月拋族」都很願意在職場裡「涉險」,大膽、有衝勁。但他們對於權利義務,算計得太清楚,總是在問,「一分耕耘,能有幾分收穫,」若是結果不如預期,寧願跟老闆說再見。

他笑說,現在找員工,得先看血型、星座合不合,金牛座耐磨耐壓、處女座做事一絲不茍,都是潛在好員工的首選。另外碰上潛力新人,也別忘綁約兩年,「畢竟,鞭子跟胡蘿蔔還是得一起出手的!」

聯合新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