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慈濟功德會將慶四十歲生日

秉持著「為佛教、為眾生」的理念,慈濟的證嚴法師濟貧教富,一做就是四十年,不只在國內,也把大愛的種子撒遍全世界,打響了臺灣熱心國際援助的知名度。

慈濟功德會今年就要歡慶四十歲的生日,創會時,三十位信眾每天節省五毛錢,作為急難救助金,沒想到「五毛錢看似微薄,其中所蘊涵的力量卻超乎想像」。

現在,慈濟已有四百多萬會員,不僅是臺灣最大的慈善團體,也在全球卅八國設立分會、累計援助近六十國。旗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加上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國際賑災的「一步八腳印」,彷彿證嚴一發願,全臺灣的大愛就動起來。

慈濟志工林明岑最佩服的是證嚴驚人的毅力。「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第二天,證嚴立即進駐臺中分會,一待就兩個多月。」曾罹患帶狀 疹的林明岑透露,證嚴憂心災情,加上抵抗力差,竟也罹患帶狀 疹,林明岑說,這種病痛會鑽進神經裡,一般人無法忍受,早就在家躺著休息,但證嚴生病卻不喊累,到了晚上十一、十二點,還慰問值班志工辛勞。

證嚴「人間佛教」的理念與精神,曾經吸引許多大老闆放下手邊事業,跟隨她的腳步,慈濟印尼分會副執行長黃榮年正是最好的例子。

黃榮年所帶領的金光集團,旗下經營紙業與食用油等出口事業,是目前印尼華人企業中最大的集團。但證嚴一句:「腳踏人家的地、頭頂人家的天,不能沒有回饋。」於是黃榮年著手整治被稱為「雅加達的黑色心臟」紅溪河,並採證嚴建議的抽水、清掃、消毒、義診、興建大愛村「五管齊下」方式來治河。現在居民已遷入大愛村,河道也變得更乾淨、遼闊,還可以在河裡划龍舟。

證嚴不但經常提醒會員志工們要「縮小自己」,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不願居功表功。就像證嚴獎無數,去年還入選探索頻道(Discovery)臺灣人物誌的六名臺灣代表之一,但證嚴每次總是謙稱:「天下事不是一人做的,而是大家成就的;天下事不是一時做的,而是一人接一人,一代接一代,相繼完成的!」

正如高信疆在「靜思語」編輯緣起所言:「慈濟功德會成立時,法師是布衣芒鞋,和敬寬柔;慈濟醫院成立時,法師還是布衣芒鞋,和敬寬柔。」直到現在,慈濟成就了無數的志業,證嚴仍然是布衣芒鞋,和敬寬柔。

記者鐘麗華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