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排行榜,黑箱操作實在多
中國大陸大學排行榜愈來愈多,公信力相對受到質疑。最近,兩個機構先後發布二○○六年大陸大學排行榜,但學校排名差距甚大,引發外界對發布機構的權威性和評價指標、評價操作過程爭議。最近,「中國管理科學院」和「中國校友會」先後公布大學排行榜,但兩張榜單評價指標體系不同,同一所大學的排名在兩榜中相差甚大。例如在「中國管理科學院」版第卅八名的蘇州大學,在「中國校友會」版只名列第六十三位。
自一九八七年到二○○○年間,大陸共有十三個單位發布三十多個大學排行榜;二○○○年後的大陸大學排行榜至少也有二十個。排行榜版本之多、發表速度之快和影響之大,讓許多想參考排行榜擇校的高中畢業生和家長,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對於當前大陸的大學排行榜,專門研究大學排名和分類的廈門大學教育學博士陳厚豐認為,有許多缺點。首先,沒有對大學分類就進行大學綜合排行,他形容說,「這就像不分男女選手,一起只按重量分級參加拳擊比賽一樣,十分可笑」。
其次,排名指標體系設計不合理。有的排行榜以規模排座次,有的排行榜按博士點、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的數量論英雄,這些根本不是判斷大學優劣的標誌性指標,有舍本逐末之嫌。此外,排名資料收集不全、不准,也會使排名結果出現嚴重偏差。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甚至認為,二○一○年之前,大陸都不具備大學排名的內外條件。他指出,大學的排名必須以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穩定的制度為前提,必須有公認的公正排名機構。目前大陸市場經濟體制還未成熟,大學與政府的關係、大學之間的關係沒有定型或趨於正常,大學仍有行政級別,公正、公平的競爭環境沒有形成,顯然不具備大學排名基礎。
此外,大學排行榜的「暗箱作業」,也是外界質疑的焦點。二○○四年時,網上流傳一個帖子,指稱有意的學校,花五十萬元人民幣可以進入某些排行榜的前一百名。
不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幽泓則認為,大陸民間機構的評估儘管有許多缺陷,但卻為大學教育的消費者提供信息和參考內容,打破政府教育部門獨自掌握和發布信息的局面。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