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重慶大一學生喜著長衫用文言寫情書(組圖)

 2005-11-24 19: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崇尚國學的譚莊身穿長衫走進課堂


譚莊的長衫讓同學們很好奇


穿著長衫進出校園的譚莊很自如

  中庸雲,學之弗能弗措也。而余視市場營銷專業非乃如此。懸樑演算,只能幾紙廢稿;刺股推敲,卻致一場空哀。心欲成材而智不許,志欲竭力而能未及。落差如是,愫緒死灰。孤悲如此,猶有欣慰,篤好國學,今有小成,賤年十九,兩文鰲頭。所謂涯際,生有知無,轉系中文,意欲深造。探賾索隱,心髓之所向;庚古萌新,魂靈之所想。惶恐陳情,乞望遵允。墨禪拜書

  這是什麼?

  轉系申請書,文言版,毛筆、豎格寫就,作者是一位年方19的青年。

  22日上午11時,一身褐色長衫的譚莊將這份仿李密《陳情表》的《陳情書》交到教務處,要求轉往中文系就讀。

  譚莊是重慶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大一學生,墨禪是他的字。譚莊的理想是像重慶籍長衫教授李浬一樣,做國學研習傳承者。」

  長衫學子蹭課中文系

  譚莊剛在中文系蹭了兩節課。軍訓結束,到中文系蹭課成了譚莊的必修課,以至於教授都以為他是中文系學生。

  這天,當一襲飄逸長衫、著圓口黑布鞋的譚莊出現在教學樓時,可謂萬眾矚目,連西裝革履的古典文學老教授也目不轉睛地盯著他,行了好一陣注目禮。

  長衫是譚莊上週在兩路口一家賣演出服的小店花100元買來的。在他看來,穿上長衫,能體現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本質,也讓自己達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這天,老師講的是《蘇秦始將連橫》。譚莊沒有課本,但他還是非常認真作筆記。碰到老師為照顧大多數學生,放慢進度時,他就看自帶的《古文觀止》、《宋詞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是中華書局1969年版,豎行、文言註釋。譚莊習慣看這種版本。用圓珠筆作筆記時,他用的是握毛筆姿勢。

  「我對市場營銷沒興趣,上課就像坐飛機。」譚莊說,考大學的第一志願是中文系,因種種原因,被調配到市場營銷專業。有人勸他轉系成功前,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多少應付一下本專業課程,但譚莊不願意。「我有自己的理想、目標。」

  來自墊江小鎮的譚莊自言是理想主義者,6歲練書法,高一開始迷上古典文學,此後一直自學古文,學校月考作文一律用文言寫作,並立下畢生研究國學的志向。

  譚莊自稱考上大學純屬僥倖。因為那時他偏科偏得厲害,滿分150分的數學,只考了10多分。

  這天,老師稱讚了譚莊的書法、文筆,但轉系一事得下學年再說,這是學校規矩。「難道就不能靈活掌握嗎?」譚莊快哭了,古文看多了,他比一般男生多愁善感。

  文言情書奪得徵文獎

  採訪中,譚莊習慣用古文回答問題。《論語》、《詩經》、《老子》、《莊子》等典籍中的語句不時成段成段冒出。「同學們都覺得我有點酸,但我習慣說文言,連看書也要看文言才習慣。」

  別人能聽懂嗎?「聽不懂我就講。」譚莊說。同學去跳舞,別人都是直接祝福艷遇多多,他也祝福,卻是用大段唐詩、宋詞、詩經。久了,受其感染,大家也知道用「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經典句子拍美女馬屁。

  譚莊的愛情屬於婉約派,古典暗戀,文言情書,結果卻無疾而終。今年夏天,譚莊託人向心儀的女同學帶去份文言版情書《別情賦》。

  「甲申暮,余戀一女。婉娩,恣肆;性異庸脂俗粉,情迥逸蕊清荷。餘情之萌也,不過倏忽。那日,女問疑於師,余莫名相凝:蹙眉如柳,垂髮似絛;唇細薄不點即紅,齒勻溜不厾猶皓。然女質疑師之所言,必銜指於唇吻,欹首答懵懂,頗為天真可憐,蕩人魂魄。余對凝許久,不覺心動怦怦,熱冒胸膺,汗浸形骸……」這是序,800字左右。

  正文有七八百字:「春寒兮掩夕扉,清露兮泣銖羅。深院靜兮小庭空,銷魂裡兮斷腸中。昨夜愁風兮,夢牽魄挂;今宵苦雨兮,影孤情濃。寥落離緒兮,絲絲縷縷悉寂寞;淒涼柔腸兮,寸寸截截只酸楚。自多情兮,多愁多病;女無心兮,無憐無愫。忍淚吞聲兮,單廂獨眷戀;催杯酌酒兮,兩情各區辨。相思相見兮渺其年,此時此地兮是何怨……」

  滿紙相思,悱惻纏綿,通篇沒一個愛字,女同學沒任何表示。「她外語很好,但對古文不感興趣,估計她只能看懂序,其他部分可能不懂……」譚莊鬱悶無比。

  這篇文言情書後來與另一篇《舊雨賦》一起,被譚莊寄去參加中國作家世紀論壇徵文比賽,得了一等獎。

  教授指點另類才子

  任管理學院學生會通訊部副部長的譚莊,其實白話文功底不錯。以文言信徒自居的他常上網,網名叫「TMD」。熟悉網路語言的他,跟人聊QQ時,仍盡量用文言文。碰到別人使用了不規範語言,他還要指出來,讓人改正。

  在一群理科出身的同學中,沒有文言語境的譚莊常一人向隅大聲朗讀,或趁坐車時,背誦經典史籍。

  譚莊一直自嘲說自己很酸,福建籍室友江繼志並不這樣認為。「不瞭解他,可能這麼看,我們倒不覺得。他思想比一般同學成熟,像老大哥,我們都喜歡聽他講。」

  聽譚莊講國學是寢室的保留節目。儘管大家都支持譚莊轉系,甚至準備為此聯名上書陳情,但同學們都不希望譚莊因轉系搬離現在的寢室。

  多情善感的譚莊常為同學們傳道解疑,甚至用毛筆代寫情書。同系兩名小佳人對他的才氣傾慕不已,拜他作了師傅。

  「即使在網路時代,中國古典文化也是不會斷代的。」譚莊說,他不會因興趣愛好迥於常人而孤獨,因為從本係學理科的同學身上,他已真切感受到了國學的號召力。那不是一種食古不化,而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

  非議之外,長衫譚莊也頗得一些教授讚賞。「少年情懷,情真意切,古文水平超過很多大四學生,如果得到正確指點,前途無量。」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唐雲非常感動,「學校傳播的是知識,而國學傳播的主要是價值,希望他不要僅把國學看作一種知識來學,滿足於背誦運用,關鍵是要弄清它追求的境界,提倡的價值。」他向譚莊建議,不能因愛好國學而過分痴迷文言,要避免研習誤區。

  重師教授、楚辭研究與爭鳴主編黃中模則對譚莊痴迷的文言寫作表示擔心。「駢文如今沒什麼出路,其實文言寫作也應與時俱進。」兩名教授都歡迎譚莊與他們交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研習路子。

  新聞鏈接

  李浬,28歲,出身重慶,現任教於四川師範大學視覺藝術學院。

  因痴迷古典文化,李浬13歲開始穿長衫。初中畢業後,李浬堅決要求不進學校唸書,與傳統教育一刀兩斷。他到大學
圖書館借閱國學書籍自學,同時,按計畫背誦大量諸子百家的經典論著。

  讀萬卷書的同時,李浬一人遊歷了茅盾的烏鎮,豐子愷的石門灣,郁達夫的富春江畔,魯迅的紹興,直至杭州上海。

  18歲時,李浬又到了安岳農村,住在一戶農家。插秧收谷,挑糞播種,無一不做。李浬覺得古人講究「知行合一」,乃治學之上法,這一年間的「行」,比讀多少書都有效。

  此後幾年間,他先後拜望了季羨林、張岱年、侯仁之、賀嘉寅、杜道生、劉克生等國學大師。

  2002年底,李浬到四川師範大學視覺藝術學院任教,傳授國學。(重慶晚報 記者 路易 實習生 陶慶/文 記者 史宗偉/圖 )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