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晚10時20分 大火吞沒張掖路
昨晚10時20分,住在中廣大廈12樓的朱女士突然發現張掖路西北方向閃爍出一團團亮光。好奇的她下意識地從窗戶口往外看了一眼,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原來,在她住所西北方向的一樓大樓上竄竄一道道紅色的火苗,整個大樓上空濃煙滾滾直衝雲霄,平日燈火通明的張掖路已經看不到路燈的影子,馬路上空到處瀰漫著濃煙。
2005年11月17日晚10點30分,蘭州市張掖路蘭州最繁華的商業大街一棟11層多高的大樓發生火災。
站在蒙娜麗紗對面授12樓的陽臺向外看,著火的大樓西邊完全濃煙籠罩,看不見一絲亮光,而正在著火的大樓面對面對四五條高壓水槍的噴射,依然在燃燒著,樓體上,房間內不時傳出噼嚦啪啦的爆炸聲依晰能聽得見。
再看高壓水槍接觸火苗的地方,水一股股地往裡往上噴射,而火頭卻依然瘋狂地往外竄,火送煤已成經嚴重地威脅到了相鄰的糖果親休會所和東邊的蘭州商會大廈大樓。
據朱女士講,10時20分左右,她正靠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感覺對面反射在家裡牆壁上的光線越來越強,並逐漸變得通紅通紅,她起來好奇地向對面樓上看去,天哪,是蒙娜麗紗婚紗影樓著火了。她立即給110打了電話,隨即又將電話打到了晚報社值班人員。這時她發現兩輛救護車已經從西關十字呼嘯而來。 5分鐘後,消防車拉著警笛一輛輛地從東西兩個方向趕過來,立即對當時著火最大的該樓一、二樓實施噴水扑救。
晚10時30分 整個大樓完全被毀
晚10時30分,記者趕到火災現場,蒙娜麗紗婚紗影樓已經完全被大火吞沒,從各個樓層噴出一團團巨大的火苗,吸引了周圍數百名圍觀者驚奇的目光。張掖路南側步行馬路已經完全被圍觀者所佔據。儘管天空飄著雪花,但是站在百米之外仍然能感覺到一股股襲人的熱浪。
消防車一輛接一輛地開趕赴現場,警笛聲讓人們的心繃得緊緊的。為了防止發生意外110指揮中心已經調派民警對現場予以維持,交警切斷了東起通渭路,西起永昌路兩的路口,作為消防專用通道。儘管4支水槍一齊噴向大火,但火魔似乎毫無退縮的跡象。整個大樓已被燒得面目全非。
營救:晚10時42分 營救樓內被困人員
10:42 位於7樓的蘭州浙林(音)廣告設計公司一位負責人趕到現場,當看到火情後,迅速打電話給該公司正在加班員工,此時濃煙也經瀰漫整座大樓,人員已經被困在七樓。記者現場聽到該負責人正在指導樓上人員用毛巾、被套浸濕後,摀住臉部,並爬在地上等待機會下樓。該負責人立即通知現場組織民警維持秩序的市110指揮中心主任王新建。王新建接到王新建立即對被困人員說:「你們先找一個安全並有電話的地方,找毛巾摀住鼻子,我將立即通知消防人員救你們下來。」
晚11時55分 樓上被困七人全部獲救
接到人被困的消息後,十幾名頭戴呼吸器的消防人員立即衝入火場,尋找被困人員。
晚10時55分,樓上被困的7人全部獲救。
在蒙娜莉莎婚莎影樓馬路對面,二位姑娘圍著一位戴眼鏡的人哭做一團,經記者瞭解得知,她們都是該影樓的員工,據其中一位員工介紹,聽到著火的消息後,她們也是剛剛趕到現場,20分鐘前她打卡下班回家時還一切正常,沒想到這麼短時間內會發生如此大的火災,這麼大的公司就這麼毀了,真讓人心痛。當記者詢問影樓內還有沒有其它同事時,另一個女員工哭說,目前影樓內所有員工已全部撤出來了,據她所知,火是從影樓外的門柱開始著起來的。那位戴眼鏡的影樓負責人在一旁詢問值班人員火是如何著起來的,那位值班人員說,當時他也擔心著火所以將所有電源總開關關閉了,火是如何著起的他也不是很清楚。
據7樓其中一位員工介紹說,在7樓除廣告設公司還有兩家公司,但晚上一般沒有人留下。6樓住著兩位蒙娜莉莎婚莎影樓保安人員,但也在著火時安全撤離。
救火:消防人員被大火燒傷
晚11時10分 副市長親臨現場指揮
就在晚10時50分就在消防官兵全力扑救大火之時,市消防支隊支隊長劉明安趕到現場,指揮官兵扑救。晚11時許,副市長吳吳繼德趕到現場,聽取了火災發生情況,並作出指示,要求全力組織相關人員搶險救援,保護樓內人員安全,盡最大可能減少財產損失。
晚11時50分 一名消防人員被濃煙熏倒
晚11時37分,由於火勢很大,水槍不夠,消防人員調來舉高車,大火反覆熄滅後又燃起,11時40分,舉高車東移,消防人員站在車上舉槍噴射,火勢終於被壓制住了。但僅過了5分鐘,2樓、3樓和5樓又著了起來。消防人員從東西兩頭夾擊。
同時,消防人員分頭靠近樓砸毀玻璃。晚10時45分,記者接到消息稱,有一名消防隊員在大樓內扑火過程中被濃煙熏倒,5分鐘後被隊員們抬了出來,送往蘭大二院搶救。
18日凌晨零時30分 大火基本被扑滅
18日凌晨零時30分,大火在消防官兵強大的水槍噴射下,慢慢地消失了,只有滾滾濃煙直衝雲霄。
凌晨零時50分,大火被徹底扑滅,大批消防人員進入火場搜救可能存在的被困人員扑救余火。凌晨1時許,初步斷定尚無人員被困或傷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蘭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