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貿易前景不明 廣交會紡企陷入兩難

 2005-10-22 06: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知秋憑一葉,今屆中國廣州交易會的紡織品市場表現不濟,預警了中國紡織品出口寒冬將至。有參展商表示,由於出口配額受限,國外大型採購商已紛紛把訂單轉到其他不受配額限制的國家和地區,明年春的紡織品出口將受挑戰。

由於中美貿易磋商至今未果,第98屆廣交會的紡織品市場表現相當受關注。據亞洲時報在線從廣交會現場得知,紡織品行業除了意料中的客戶訂單減少,受原材料、輔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報價幅度平均還上調多達三成。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是中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影響範圍最廣的展會,其成交額佔中國每年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1/3,被視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在今年4月舉行的第97屆廣交會上,由於中美之間的紡織品貿易摩擦,中國很多紡織品企業的業績大受打擊企業。據統計顯示,交易會服裝和紡織品分別成交27.4億美元和21.8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月的第96屆下降4.1%和0.3%,而這屆交易會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據瞭解,本屆廣交會的紡織原料及麵料展區是該次廣交會最大的展區,涉及紡織服裝、麵料抽紗、地毯及掛毯、裘革皮羽絨及製品等生產企業囊括7個展區,共 6311個展位,參展的紡織企業超過2700家,但與參展企業踴躍相比,採購商並沒有往年來的多。據介紹,往年歐美客人的比例幾乎佔50%,但今年明顯減少,反而是購買力較弱的東盟、中東、南美到會紡織服裝行業客商較多。

業內有不少商家認為,第六輪磋商中美雙方選在了廣交會舉行之前進行,目的原本是為了能有個好結果,讓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柳暗花明。但顯然現時目的沒有達到,反給廣交會的紡企業蒙上更重的陰影。一廣東參展商無奈的說,「受到匯率和能源價格的上漲,紡織品其實就不好做,採購商普遍持觀望態度。加上美國對中國紡織品即將採取具體的限制措施尚未公布,廣大生產廠家不敢接大訂單,國內的紡企是進退兩難。

過去中國紡織市場的情況,由於歐美市場容量大、貿易環境規範,中國許多企業都把大部分生意集中在這兩個市場,現時面對歐美不同程度的設限,中國紡織產業出口抗風險的能力自然大大降低。從今年年初開始,為分散貿易風險,很多紡企都開始開拓美歐以外的市場,如俄羅斯、中東、澳大利亞等,盡量不要把訂單全部集中在美歐市場。

截至目前,已有13大類涵蓋幾百種的紡織品成為對美出口高危品種,其中9類的增幅已於今年受限並在短短几個月內用盡額度,要從明年1月1日開始才能重新打開閘門,但美國正在考慮重新對其設限;另有 4個類別將可能成為新增受限對象。廣東業界不諱言,歐盟採購商對華紡織品信心和興趣降低關鍵是配額成本的因素。一專接外貿單的廠家向亞洲時報在線上分析,全球從今年開始進入紡織品貿易一體化時代,但中國紡織品在頻繁貿易摩擦的重壓下又退回配額時代,紡織企業需要重新支付配額成本並將其轉化給採購商,競爭力顯然大打折扣,大型國際採購商早已把訂單轉到其他不受配額限制的國家和地區。

在廣州流花服裝批發城從事外貿單的林先生也證實,東莞幾家長期做歐美定單的廠房今年的服裝產量大致比去年同期減少三分一至一半。「這幾年,我會不定時到東莞接部分剩下的外貿服裝,幾乎是一到兩個星期過去一次,有時侯更頻密。但從今年年頭起,出口歐美的外貿服裝,是拿少見少,有時候一個月都拿不到一次貨,很多廠家都話定單接少了,現在還不太敢接歐美定單,我們做批發的都覺得無奈。」他還表示,目前有很多廠房已經打算轉做內銷服裝,以避設限。而臺灣很多原來在內地投資的廠商,都開始轉移到不會受到貿易摩擦影響的地區如柬埔寨、越南、印度,漸漸把國內的投資向外遷移。

值得關注的是,設限給中國紡織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近期的國際市場得以證實。據《市場報》消息指出:每年一屆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紡織服飾展,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紡織展覽會,也一直是中國外貿企業開拓北美市場的重要通道,過往每年總有五六百家企業參展,但今年僅有一百來家,而且談的多、成交的少。相反,一向處於次角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國的企業則異軍突起。他們不僅攤位多,而且客商絡繹不絕,與中國企業形成鮮明對比。

在今屆廣交會場中,全球最大的電視購物公司美國QVC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楊佩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貿易的設限、標準多未與國際接軌等,是導致跨國大型採購機構保持謹慎態度的主要原因。據介紹,紡織服裝類是QVC公司本次廣交會上採購的重要部分,去年在中國的採購量已為7.5億美元,且每年都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紡織品類的意向上,該公司已明確告訴中國供應商,希望在境外如蒙古、越南、柬埔寨等地有成衣加工廠。

中國內地媒體報導還指出,目前不少長三角紡織品企業已經自覺履行這樣的「新要求」。陸續採取在國外設立合資生產廠的方式,將部分工序轉移到國外完成以避免設限,以尋求突圍的路徑。比如,開發新的市場、新的產品、生產非設限產品,提高產品檔次或者走出去開工廠、設立機構等等,以留住以往的舊客戶和吸引新定單,也已取得一些成效。

不過,有廣東中小型紡織企業對亞洲時報在線表示,這種做法在業內看似普遍,而且最能解決燃眉之急,但對於中國整個紡織行業是不現實,而且不是大部分的紡企做得到。

一位業者說:「現時大家一窩蜂的湧到越南、柬埔寨等地設立合資廠,大型企業在資金上當然問題不大,但這無疑還是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也面臨著當地商業環境、文化等眾多麻煩,光是在投資的資金上,估計國內多達半數的紡企都負擔不起。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加緊開拓中東、東南亞、俄羅斯、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區域的紡織品市場,與其等著買家自己過來,不如自身先走出去搶佔市場先機。」

當然,企業自救的方法千萬種,記者在現場還看到有個別企業實現曲線自救,開發一些新型高端產品,如從竹子中提取的竹纖維和從松木中提取的松木纖維產品,銷路很好,成交量也大,並且不受配額限制。在別人紡織品成交萎縮的時候,大行其道,實現自我整合調整,在面對貿易設限應變生存。

曠日持久、經歷了六個回合卻仍以破裂告終的中美紡織品談判,讓大多數的紡織企業身心疲憊,由於無法預測往後歐美會在哪些方面設限、限制多少,目前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有個壞決定都比沒有決定來的強,那樣至少可以根據既定形勢作出下一步應對,而不用像現在那麼前景不明。這屆廣交會紡織品交易再遭「熊市」是肯定了,然而外界估計,借該屆廣交會這個「出口外貿晴雨表」來看明年春的紡織品出口市場,估計也是「天陰、雷暴,時有陣雨。」


亞洲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