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展吸引7千富豪外商感嘆中國富豪好慷慨

1200 萬元一套的紅木傢俱,1000萬元一輛的豪華跑車,在上海熱展的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上,中國富豪再一次展示了其龐大的購買力和超級闊綽的消費觀。 7000富豪似乎將此次展會變成了一場「比富大賽」,三天成交量就達到了2億元,驚得外國參展商也不由自主地感嘆:「沒想到中國富豪那麼慷慨.」

一個頂級私人奢侈品展,竟吸引了國內7000富豪現身,更有報導稱,「開展首日,至少有數十位胡潤百富榜的富豪現身」。

我真想不出來,還有什麼聚會能有此次展會這麼大的吸引力,能一次聚集這麼多超級富翁,並且讓他們「現場比富」。人民大會堂的慈善募捐?民營企業家的納稅表彰大會?希望學校的開學典禮?恐怕哪一個都做不到。

當然,富豪們有錢,他們想怎麼花,那是他們的自由。經濟學家早就說過,「正義的獲得」、「正義的交易」是不受限制的。假如這些「太太團」、「北京地產團」、「深圳珠寶團」財富的來源都是清白的,其後的每次財產增值又都是來自公正的自由交易,花一億元買幢別墅,花幾千萬買個遊艇,只要交了奢侈稅,別人除了艷羨又能說什麼呢?指責他們為富不仁?好像有點牽強;說他們在引領奢侈消費趨向?又有點讓人笑話,中國有多少人能像他們那樣消費!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已經孕育出一個超級富有的階層,其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這些先富起來的階層掌管了其領域內的大量財富,其資本的流向都具有風向標的意義。富豪們為了個人的奢侈品而一擲萬金,慷慨程度遠甚於社會捐助,這將會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那是社會學家要研究的事。在這裡我只想說,在我們這個還不算全民富裕的國度,還有許多需要他人救助才能生存的貧苦百姓,雖然說富豪們沒有救助的義務,但是一個炫耀式、享受型的財富消費也不太合乎國情。「財富越多,責任越大」,富豪們的奢侈型慷慨或許背離了這個社會責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