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週刊封面:凶殘毛澤東 顛覆歐美人印象

中國時報張筱雲報導,鞭撻毛澤東對臺灣或中國人而言不稀奇,但在歐美若干人心目中他卻是拯救窮人的革命英雄、手腕高明的政治家、睿智的哲學家,甚至有不少「毛迷」,若干歐洲年輕人把印有毛澤東圖像的服裝穿在身上,沾沾自喜引以為時髦。一時之間毛的形象完全被顛覆,因此最新一期的明鏡週刊(見圖)以毛為封面,標題為「解剖殺人魔頭」,大篇幅專題報導他的罪行。

半個多世紀以來,或許受「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觀念影響,再加上共產黨宣傳得法,歐美人士對蔣介石評價一向不高,他所領導的國民黨及政府被貼上腐敗、貪污、無能、專門抱美國大腿的標籤,相反地,毛澤東卻充滿神話色彩,具有崇高地位。這種情況一直到近幾十年來,傷痕文學或文革時期為背景的作品大量翻譯成外文之後,才漸漸有所動搖。

英國華裔作家張戎和她的丈夫、歷史學家哈利迪合作的新書《毛澤東─不為人知的故事》發表後,引發明鏡週刊編輯部興趣與動機,逐步挖掘毛澤東真相,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查證,將整個中國的歷史悲劇製作成專題。

報導中首段標題便把毛澤東定義成比希特勒、史達林還凶殘的殺人魔頭,這對德語系國家人士造成不小的震撼衝擊,許多德國讀者似乎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畢竟半個多世紀以來根深柢固的印象,很難一夜之間一百八十度轉變過來。

令明鏡週刊不解的是,即使許多中國人瞭解毛澤東罪行,卻仍然不敢對他進行鞭屍,繼續景仰這個殺人無數的劊子手。明鏡的結論是:毛澤東是共產黨的根源、「精神鴉片」及合法性依據,只要共產黨存在一天,就必須誓死繼續保護這株重要根苗不受破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