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6年西安事變至今69年中,海內外出了很多關於這一事件的書籍,海峽兩岸對張學良的評價卻像黑、白那樣兩極:大陸把他譽為「民族英雄」,臺灣定他為「歷史罪人。
到底怎樣給張學良蓋棺論定?要回答它,就必須弄清楚七個關鍵性問題:第一,日本侵佔東三省,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第二,蔣介石為何不同意「抗日」?第三,張學良為什麼發動兵諫?第四,西安事變造成了什麼 後果?第五,誰應該對西安事變負責?第六,張學良為何近一生被囚禁?第七,張學良怎樣看待中國那段歷史?
第一,張學良為什麼在東北不抵抗?
對於日本入侵東三省,東北軍不予抵抗,世間廣泛流傳是因為蔣介石曾有一手諭給張學良,不讓其抵抗。張學良明確回答說,「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我當時判斷 日本人不可能要佔領全中國,我想盡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藉口擴大戰事。我們採取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最後不能『殺不出血』。殺到全中國來了,我們只能拚死一搏。」
張學良在臺灣軟禁幾十年後首次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是這樣解釋:「當時的中央不是蔣總統,是孫科(蔣那段時間下野,國民政府主席是林森,行政院長是孫科),當時中央給我的指示是,相應處理。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我承認那時判斷錯誤。我下令不抵抗是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除了所謂「錯估局勢」,張學良可能還有不願直說的原因,那就是東北軍根本不是日本關東軍的對手,如果抵抗就是全軍覆沒。包括張學良在內的中國軍閥們,都是靠部隊多少而存在的,沒有了東北軍,就沒有了張學良的地位。東北深山老林多,盛產土匪。張作霖的東北軍其實就是最大宗的土匪,在小股土匪眼裡它是「正規軍」,但碰上裝備精良受過訓練的日本關東軍,東北軍就露出土匪本色。張學良曾為爭奪鐵路權率東北軍和蘇俄軍隊交過手,結果大敗,被迫簽訂屈辱條約。那次慘敗,等於向日本展示了東北軍不是東北虎,而是紙老虎。1933年3月熱河一戰,日軍僅用128名先頭騎兵,幾乎兵不血刃就攻佔了熱河省會承德,可想而知東北軍的戰力和張學良的指揮能力。
汪精衛雖然後來成為漢*,但在918事變時,他是主張抗日的,他繼孫科後出任行政院長,曾多次給張學良發電報,催促他出兵抵抗,責備張學良「去歲放棄瀋陽,再失錦州,致三千萬人民,數十萬土地,陷於敵手……」但張學良總是推諉說糧餉不足,拒不行動,並還暗指汪精衛無權指揮東北軍,結果氣得汪精衛辭職出洋,認為這個行政院長沒法干了。
在日本關東軍攻打熱河之前,中國有識之士都認為張學良這個當時吸毒成性、沉緬女色的公子哥根本沒有能力指揮整個華北的抗日,軍政老將宋哲元、商震、龐炳勛等都要求蔣介石親自北上,指揮抗日。著名知識份 子胡適、丁文江、翁文灝三人當時曾聯名致電蔣介石,指出華北抗日,不是張學良能夠領導的,熱河如果再輕易失守,政府責任難逃,籲請蔣介石速來華北親自指揮。
蔣介石接到胡適等人電報後覆電說,他第二天就北上。然而當天夜裡,熱河全境就被日軍佔領。蔣介石後來感嘆說:「我估計日本要用六個師團的人,日本國內和臺灣(當時在日本手裡)都得動員兵力。我們每日都有情報,知道日本沒有動員,故料日本不過虛聲嚇人而已。不料日本對湯玉麟、張學良的軍隊(能力的瞭解)比我們知道得多。」
當時進攻東北的日本軍隊只有幾萬人,而僅張學良的東北軍就有30萬部隊,但熱河就這樣輕易失守,對此胡適非常悲憤,在《獨立評論》上發表了「全國震驚之後」一文,認為熱河失守,張學良罪責難逃。胡適毫不 客氣地指出:「張學良的體力與精神,知識與訓練,都不是能夠擔當這種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
地質學家丁文江也在同期《獨立評論》發表了「給張學良的公開信」 ,批評張學良既無指揮能力,又不親赴前線督師,但卻戀權不放,陷東北百姓于水火,貽誤國家。
第二,蔣介石為何不同意「抗日」?
東北失守之後,蔣介石為什麼不同意張學良要抗日的主張,最後激發出西安事變?從常識和邏輯來說,當時連一般老百姓都無法容忍日本侵略,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民族主義情緒的中國領導人,蔣介石怎麼可能就不准 備抗日呢?從蔣介石的一生可以看出,儘管他和毛澤東有很多不同,但有一點非常相似,他們都是強烈的民族主義份子,這點從後來他和毛澤東都無論如何要堅持「一個中國」可以看出。
而且八年抗戰的歷史事實已證明,蔣介石不僅堅定抗日,而且領導了整個抗戰(國民黨部隊承擔了主要戰場,共產黨軍隊僅是敵後打打游擊)。據香港學者李谷城的研究統計,八年抗戰,國民黨軍隊傷亡340萬人,共產黨軍隊傷亡61萬人。從犧牲的人數大小也可以看出誰在承擔主要的戰場和責任。
從台海兩岸的史料都可以證實,蔣介石並不是不抗日,而是在抗日的戰略時機上和張學良有嚴重分歧,蔣介石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即抗日之前,先統一內部,清剿共產黨紅軍。這種政策主要出於兩個考量:
一是當時中國雖結束了軍閥割據,但政令難以統一,尤其是共產黨不僅仍擁有軍隊,並割據陝北一方。蔣介石和張學良的最大不同之處是,蔣對共產黨的本性有相當的瞭解,深知如果不鏟除紅軍,它會利用抗日之機 得以發展而後患無窮(後來的歷史正是這樣演變的!)。
蔣介石苦心經營的五次圍剿紅軍和共產黨,雖然前四次失敗,但第五次獲得成功,紅軍被迫進行所謂「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大潰退。潰退到陝北的紅軍僅剩下幾萬人,蔣介石多年的艱苦剿共,終於有了眉目,他怎麼讓它功虧一簣呢。
二是以當時中國的國力無法與日本匹敵,必須盡量爭取時間,以儲備力量。史學家黃仁宇在《從大歷史讀「蔣介石日記」》一書中說,當時蔣介石「深知兩方的實力,如即此倉卒應戰,只有自取敗亡。」因此蔣的策 略是,盡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發,以爭取時間組建更多師團,建造兵工企業,構筑能夠對日作戰的國家能力。
1934年,蔣介石就把為抗日而建立的國防設計委員會改組為「資源委員會」,直屬蔣直接領導的「軍事委員會」,在湖南、四川、湖北等大後方創建軍工廠和重工業。西安事變時落到張學良手裡的蔣介石日記中對這些國防設計有詳細描述(這也是促成張學良醒悟的原因之一)。在西安事變前一年,蔣介石還堅持「和平未到完全絕望之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亦決不輕言犧牲。 」
但蔣介石為什麼不把他的想法告訴群情激昂要求抗日的中國民眾呢?「918」之後,日本內部對是否攻佔整個中國也有分歧,中國仍有可能和日本週旋,拖延日本全面入侵中國的時間,以積蓄自己的力量,從長計議。因此如果作為當時中國領袖的蔣介石公開這種戰略部署,等於告訴日本人,中國正臥薪嘗膽,準備全面抗日,會刺激日本鷹派提前全面侵華。因此國人當時多不知蔣介石的這種國防設計。日本佔領東三省後,中國人慷慨激昂,誓言抗日,尤其是大學生和小知識份子們,很容易熱血沸騰,難以聽進去理性的聲音。
當時中國知識界對此保持清醒頭腦的是胡適和他的弟子傅斯年等人,胡適發表「華北保存的重要」一文,主張「停戰謀和」,指出以中國之國情「不足以對日言戰」;「戰則必大敗,而和則未必大亂」。胡適後來還 提出,「日本倘能自華撤兵停戰,中國不惜承認滿洲國」。胡適為文解釋說,當年比利時曾被德國佔領,法國割兩省給普魯士,都是由於實力懸殊而採取的權宜之計,後來有實力又收回。
但胡適的見解不僅無法成為主流聲音,而且被指責為「漢*」「賣國賊」。胡適當年曾感慨:中國有古訓「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應該再加一條「時髦不能跟 」。胡適和汪精衛的本質不同是,一 旦所有謀和手段失敗,日本進攻全中國,胡適則堅決主張全民血戰,直至最後一寸土,最後一個人。這也是後來他為什麼打破不做官的自律,在蔣介石的幾次懇請後同意到美國做「中國大使」爭取美國援助的原因之一。
第三,張學良為什麼發動兵諫?
熱河失守後,全國輿論沸騰,責罵政府無能、不抗日。張學良被人罵為「不抵抗將軍」,張學良是在父親被暗殺後匆促繼承父業,成為東北軍最高長官。他從小不愛讀書,喜歡的是毒品、女人,他的知識水平,可能都不如那些上街空喊抗日的學生,更談不上對中國當時的國情認知到胡適那種水平; 而且他對蔣介石的戰略部署根本不知情。
除此之外,張學良還有一個隱秘的動機,那就是利用兵諫逼蔣抗日之後,他就可以在西北聯合紅軍和西北軍而割據,不僅洗刷不抗日的污名,而且可與蔣分庭抗禮。
事變之後張向蔣提出的條件,不僅有停止剿共立即抗日,還有成立西北聯軍和西北抗日聯合政府等政治要求。張學良所以提出這樣的條款,是因為他在共產黨人周恩來等秘密接觸談判中,周已表示要在西北建立以張學良的東北軍為主、西北軍和紅軍為輔的「三位一體」的西北聯軍,成立和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禮的「西北抗日聯合政府」。據大陸新公布的史料,張學良在首次和周恩來密談時,就給了「見面禮」兩萬大洋和20萬法幣 ,周恩來對張學良彬彬有禮,一口一個「張將軍」地推崇,也使張學良產生紅軍和西北軍都要推舉他 為「西北王」的幻想。
但張學良即使有這樣的認知侷限和隱秘動機,如果沒有另兩個條件,西安事變也不會發生:一個是他權傾一時。張學良從他的軍閥父親張作霖的所謂軍事學校「講武堂」一畢業,就被任命為旅長,那年他才19歲;發動西安事變那年張學良才36歲,就已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是除了蔣之外,全中國最高軍事領袖;另一個是他的東北人性格,他描述自己說,「東北人有優點,但毛病也很多,魯莽,好衝動,捅漏子,我正是這種性格,而且人家讓我捅一個婁子,我一定捅倆。」這樣的知識水平,這麼大的軍權,又加上這樣的魯莽性格,不出西安事變才怪 了。
第四,西安事變造成什麼後果?
在西安事變爆發前一年,紅軍在江西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長征,其間兵員損失慘重。在西安事變前夕,毛澤東的陝北紅軍僅剩下不足兩萬人,這時圍剿紅軍的國民黨中央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張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