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佛教四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現象初探

 2005-09-24 07: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蓮花佛國」安徽九華山、「海天佛國」浙江普陀山、「西南佛國」四川峨眉山、「清涼世界」山西五臺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被廣大佛教信眾尊崇為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其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千百年來,吸引著許多的善男信女、文人雅士。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也在這四座佛教名山上留下了不少的印跡。

最早在九華山進行宗教活動的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據《福地考》載,九華山位列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曾有不少高道在九華山修煉過,並至今仍流傳著許多優美動人的與道教有關的故事和詩文,九華山不少地名也都與這些道教人物和傳說有關。

據古山志記載,西漢中葉的道教代表人物之一竇伯玉,字子明,丹陽人。他曾為陵陽縣令,以道家清淨無為的道理治理縣政,化導民眾,卓有政績,世人稱之為「陵陽子明」。《列仙傳》等書記載,他曾放生小白龍於九華山(屬陵陽山區)的游龍澗,後小白龍為報恩而密授他修仙要訣。他依法於九華山苦修,終於一日乘白龍仙去。傳說伯玉飛升時,白鶴翔舞其上。後來他的兩個女兒採薇於九華山仙姑尖峰頂時,他下凡面授她們道術,不久她們也成仙飛升而去。三國時期,道教人物趙廣信,從東吳入九華,採藥煉丹,相傳丹名為「九華丹」。晉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也曾煉丹於九華,居住於真人峰。今臥雲庵北,有葛仙丹井,雙峰下,有葛仙洞。「八仙」中的張果老,唐朝時,初隱居於中條山中。傳說他愛騎白驢,能日行萬里,休息時則將白驢折為紙納入竹箱中。唐玄宗聞其道行高潔,非常仰慕,以璽書迎至京都,欲以美麗的玉貞公主許配給他。張果老拒不奉詔,大笑而去。不久他騎白驢到了江南九華山,在拾寶岩觀花時,驢行石上,留下蹄跡一道,至今宛然可見,後人稱之為「果老石」。唐朝高道趙知微,曾建延華觀於九華山鳳凰嶺,並煉丹於大還嶺和沙彌峰。其道術高妙,聞名遐邇。皇帝屢次詔令亦不出山,乃欽賜碧雲星冠,青霞羽衣。傳說他曾帶領眾人登九華山會仙峰,時值中秋陰雨,而到峰之絕頂時則忽然萬里無雲,月如明鏡,諸峰呈露,景色奇麗,就像別有天地一樣令隨從們驚異不已。趙知微曾與弟子們在鳳棲峰岩下植桃千樹,花皆碧色。桃子成熟時落在澗中隨水流出,居民們視之為仙果。他仙去後,人們命名其岩為「碧桃岩」,其澗為「浮桃澗」。另據九華山舊志載,山民寧成曾於山中遇仙翁,並得食仙翁所贈仙桃,後寧成亦隱居山中修仙。入九華採薪的鄧羽,遇異人授符籙,遂能呼風喚雨,療病除妖,甚為靈驗,後亦入九華山修道,不知所終。據舊志記載,仙人峰為竇子明、劉光世、楊元秉、陳升卿所經游處。頂昂石壇,夜吐金碧光。有樵夫曾入萬壑煙霞中,見若仙者在此。歲旱之時,用柴燔燒其壇,則會下雨。古仙峰上傳說曾有仙人居住於此。列仙峰頂石有人形,接踵而從,儼然仙侶之列。傳說有一柯姓樵夫遇二仙下棋並得食仙肴之處,被稱為「斧柯嶺」……豐富的道教典故和傳說,為九華山這座佛教名山增添了許多的仙氣和靈韻,九華山因此也有「仙城佛國」的美名。

慕名而來的文人墨客,為九華山幽奇秀麗的風光傾倒的同時,時常也會抒發自己慕仙懷古的情懷,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篇。如有「謫仙」之稱的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云:「韓侯騎白鹿,同往華山中。玉女千餘人,相隨在雲空。見我傳秘訣,精誠與天通。何意到陵陽,遊目送飛鴻。天子昔游狄,與君亦乘驄。擁兵五陵下,長策遏胡戎。時泰解繡衣,脫身若飛蓬。鸞鳳翻羽翼,啄粟坐樊籠。海鶴一哭之,思歸向遼東。黃山過石柱,巘崿山攢叢。因巢翠玉樹,忽見浮丘公。又引王子喬,吹笙舞松風。朗吟紫霞篇,請開蕊珠宮。步欄繞碧落,倚樹招青童。何日可攜手,遁形入無窮。」[1]唐進士張賓詩云:「浮世拋身外,棲蹤入九華。遺篇補樂府,舊籍隸仙家。池靜龜升樹,庭荒鶴隱花。古來天子命,還少到煙霞。」[2]宋進士蘇轍詩《過九華山》云:「南遷私自喜,看盡江南山。孤舟少僮僕,此志還復難。跼促守破牕,聯翩過重巒。忽驚九華峰,高拱立我前。蕭然九仙人,縹緲陵雲煙。碧霞為衣裳,首冠青琅玕。揮手謝世人,可望不可攀。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但聞有高士,臥聽松風眠。松根得茯苓,壯若千歲黿。煮食一朝盡,終身棄腥膻。腹背生綠毛,輕舉如翔鸞。相逢欲借問,已往長松端。」[3]宋高子洪詩云:「九朵芙蓉天琢開,煙霞靜處翠成堆。鹿銜花向林邊過,龍帶雲從樹杪來。最愛山中閑日月,何須海上訪蓬萊。翛然自覺清風爽,直欲臨風翹上臺。」[4]宋陳岩詠斧柯嶺詩云:「偶爾觀棋忽爛柯,豈知勝負是如何。歸來笑問人間事,卻是人間勝負多。」[5]明進士著名理學家王守仁先生詩云:「世外煙霞亦待時,至今風致使人思。卻懷劉項當年事,不及山中一局棋。」[6]其詩《列仙峰》云:「靈峭九萬丈,參差生晚寒。仙人招我去,揮手青雲端。」[7]其《九華山賦》云:「吊謫仙之遺蹤,躋化城之縹緲。飲缽盂之朝露,見蓮花之孤標。扣雲門而望天柱,列仙舞於晴昊。儼雙椒之辟門,真人駕雲而獨蹺。翠蓋平臨乎石照,綺霞掩映乎天姥。二仙升於翠微,九子鄰於積稻」「睨斧柯而升大還,望會仙於雲表。憫子京之故宅,款知微之碧桃。」「游予將遺世之獨立,採石芝於層霄。」「道崑崙而息駕,聽王母之雲璈。呼浮丘於子晉,招勾曲之三茅。長遨遊於碧落,共太虛而逍遙。」「蓬壺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華之矯矯兮,吾將於此巢兮。」[8]等等。這些浪漫清逸的詩歌,為九華山的靈山秀水更添許多宗教文化意蘊。

地處浙江省杭州灣東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競秀,奇石嶙峋,花木蔥蘢,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風光旖旎。如普陀舊志云:「名山勝境,本仙真棲息之鄉,絕島荒嵎,為賢者避世之地。伊人宛在,遊子關情。」[9]這座佛教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千百年來,讓文人墨客們感懷不已,留下了不少詠嘆之詞。

最早見於志史的來普陀修煉的著名道教人物為秦始皇年間(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的安期生。他曾受學於河上丈人,賣藥於東海邊,人稱「千歲翁」。相傳秦始皇東巡時,以重金召他去尋求長生不老藥。安期生不受其命,曰:「後數十年求我於蓬萊山下。」[10]不久安期生渡海至桃花島、馬秦(今朱家尖)和普陀諸島隱居修道。今普陀山幾寶嶺下東側岩洞中有「仙人井」,其水雖大旱大潦亦無增減,色味甘潔,井窟中寒氣侵人,雖酷暑不可久居,相傳為安期生煉丹遺蹟。西南海中的桃花山,傳說是以安期生灑墨成桃花而得名。普陀山上的會仙峰,亦名天柱峰,叢岩聳峙,廣崖巨壁,展列如屏,冥濛杳靄,恍若神仙來會,相傳當年安期生曾鸞驂鶴馭來游於此。追懷者有詩《安期仙井》云:「安期煉丹處,遙指仙人井。華蓋結樹冠,玄泉烹清茗。寒懊復暑涼,甘潤稱逸品。任憑滄海淼,只取一瓢飲。嗟爾名利客,至此應知省。世人多棄此,熙攘幾寶嶺。」[11]詩《會仙峰》云:「會仙峰上待仙來,鶴馭鸞驂仔細猜。天柱巍巍高百丈,分明海上是蓬萊。」[12]「群仙高會處,即此是蓬萊。略試神通手,蓮花頃刻開。」[13]

另一位曾在普陀山長期隱居修道的著名道教人物是梅福,字子真。他精嫻詩書,博學多才,曾補南昌尉,因見王莽擅權,漢室將傾,便棄妻子,隱姓埋名,於漢平帝元始年間(公元1--5年)渡海來普陀山,結茅山椒,採藥煉丹,直至終老。後人因此稱此山為「梅岑山」,此名沿襲了千餘年。北宋宣和年間,山上尚有梅福留下的「履跡瓢痕」。今普陀山普濟寺西北有梅岑峰,岡阜起伏,林壑幽美,峰頂建有梅福庵,相傳是當年梅福結茅隱修之處。梅福庵內有靈佑洞,又名煉丹洞,內壁岩石嶙峋,狀若百獸,崖間滲水,常年不息,傾入仙童葫蘆塑像中,被稱為「仙水」。洞中塑有梅福像,清康熙年間吳瞻泰題洞額,相傳此處為梅福煉丹處。庵內有一「梅福井」,方廣1米余,水碧味甘,清澈見底,相傳為梅福煉丹用井。梅岑峰西麓下的梅灣,巉岩刻露,林木蔥蘢,景色幽美,據古志書載梅福曾於此廣植梅樹。後人追懷其亮節高風,詠嘆之詩頗多,如:清祝德風詩《梅岑峰》云:「子真仙去剩空山,萬樹幽香擁翠鬟。半夜蛟龍聽鐵笛,梅花吹落白雲灣。」[14]明李桐詩《題梅灣春曉》云:「萬樹梅花開滿灣,冥濛春色駐枝間。回思仙尉成丹日,開落隨時待九還。」[15]明邵輔忠詩《梅灣春曉》云:「幾樹疏梅倚石斜,問梅開落屬誰家。東風昨夜頻吹俏,也作如來小白花。」 [16]清釋明慧詩《游梅灣》云:「梅花萬樹滿前灣,仙尉於今丹灶閑。春色自來還自去,何曾一片落人間。」[17]清徐載陽詩《梅岑仙井》云:「漢室衣冠視若泥,飄然浮海鑿山池。丹成跨鶴歸何處,留得清泉待月輝。」[18]清釋法湜詩《春日訪梅岑庵題壁》云:「行義何妨又潔身,梅花獨佔首陽春。尋來丹井今猶在,無復當年跨鶴人。」[19]清朱緒曾詩《梅仙庵》云:「仙尉騎鸞去不回,煉丹古井旁林隈。吳門市卒埋名久,海外孤岑尚姓梅。」[20]等等。

據普陀山志史記載,晉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公元284年--355年),字稚川,自號抱樸子,精通神仙修道之術,曾遊歷此山。今普濟寺慈雲石東側,有葛洪井,水色湛碧,沁人肺腑,滲水涓涓,晝夜不息,相傳為葛洪當年煉丹所鑿。宋袁燮詩《葛仙丹井》云:「竹屋虛明臥古松,葛仙丹井留遺蹤。日長無事同僧話,指點雲邊三四峰。」[21]清瀋樹蘭詩《葛洪井》云:「句容家世憶仙翁,鶴馭翩翩駐碧空。獨有餘丹留井底,甘泉普濟洛迦東。」[22]另據鄞縣誌記載,元朝道士王天助,曾修煉於普陀山。京師大旱之時,他祈雨輒應,投鐵符治理決河水患也頗為靈驗,被皇帝賜號太虛玄靜明妙真人。在普陀青鼓山西,坡陡之處有裸岩八處,散佈岡阜,石色白,玲瓏似玉,異於它峰,相傳此岩與八仙過海的道教傳說有關,被稱作「八仙岩」。清李鼎詩《八仙岩》云:「鸞馭一齊停,雲璈側耳聽。八仙同過海。佛眼久垂青。」[23]清祝德風詩《八仙岩》云:「青鼓岩西聚八仙,蓬萊高會自年年。慣隨龍女來聽法,頃刻能開火上蓮。」[24]在幾寶嶺上,有煉丹峰,據古志載,曾有羽客煉丹於此。在圓通禪院後的兩壑間,有天然石橋相聯,巧妙絕倫,民間傳說是仙人為之,因此稱之為「仙橋」。

「海天佛國」普陀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令不少遊人用詩文來抒發自己的感懷。如元盛熙明詩《游補陀》云:「驚起東華塵土夢,滄州到處即為家。山人自種三珠樹,天使長乘八月槎。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棗大於瓜。金仙對面無言說,春滿幽岩小白花。」[25]清繆燧詩《梅岑》云:「子真隱吳市,胡為在海涯,豈慕岩谷幽,與佛成一家。梅岑留遺蹟,高迥凌青霞。我來當三月,滿林杜鵑花。披襟一長望,海濤浴浮槎。三山如可到,蓬萊路不賒。稚川晚得道,豈真在丹砂。一令復一尉,超然不可偕。」[26]清盧琦詩《詠普陀》云:「葛井梅岑跡較奇,吳門勾漏隱何時?磐陀石上三生話,蝴蝶莊周兩不知。」[27]等等。這些清新雋永的詩文,為普陀山增添了許多典雅的文化內涵。

有「天下秀」美譽的四川峨眉山,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如《三皇經》云:「人天中有三十六洞天,茲當第七洞天,一名虛靈洞天,一名靈陵太妙洞天。」[28]《洞天福地記》云:「第七洞天峨眉山,周回三百里,名靈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真人唐覽治之。」[29]葛洪在《抱樸子》中云:「峨眉……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30]據史籍記載,曾來峨眉修道和參訪的道教人物頗多,至今峨眉仍有不少與道教相關的遺蹟。

早在一千多年前,最遲在魏晉時期,就有了峨眉山是天真皇人(亦稱皇人)論道之地,和軒轅黃帝曾來峨眉問道的傳說。如《五符經》云:「皇人在峨眉山北絕岩之下,蒼玉為屋,黃帝往受三一五牙之法。」[31]《抱樸子》載:「黃帝……到峨眉山見天真皇人於玉堂,請問真一之道。」[32]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所起》云:「今傳《靈寶經》者,則是天真皇人於峨眉山授於軒轅黃帝。」[33]另《三皇經》、《真文經》、《元氣論》、《泰一書》等道教典籍中也有關於此事的記載。至今峨眉山上仍有幾處關於天真皇人論道的遺蹟。純陽殿宋皇坪上的授道臺,相傳即是黃帝問道處,另又有軒轅觀及靜室道紀堂。據《元一統志》載:「十字洞在嘉定府峨眉縣三十里,洞口為十字,昕昏出雲氣,乃天真皇人論道之地。舊有觀宇,今為荊棘。」[34]胡世安《登峨山道裡紀》載: 「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黃帝訪廣成子天真皇人,游此,遇一叟於洞外,詢有侶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35]現洞上建有「天皇臺」(仙皇臺)以志其事。軒轅橋即清音閣「雙飛龍橋」之左橋,相傳系軒轅黃帝游峨眉山時修建。另據《有像列仙全傳》載,來峨眉山受道於天真皇人的還有史通平和瞿武兩人。史通平於漢光武年間,從會稽來蜀,詣峨眉拜謁天真皇人,得受三一之法及五行之訣。在青神縣之北平山頂結廬煉大丹,龍虎成形,餌之,白日升舉。瞿武乃後漢犍為郡人。七歲時開始絕粒,服食黃精、紫芝。入峨眉修道四十年,師事天真皇人,得成仙道,常乘白龍往來,每系龍於彭山黃龍鎮灘上。今純陽殿右側之「升仙臺」遺址,相傳是瞿武乘龍飛升之處。

《封神榜》上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的趙朗,字公明,人稱財神菩薩。相傳他曾在峨眉山九老洞中修行,洞中石床相傳是他修仙時遺物,今石床上供奉著他的塑像。他的三位師妹雲霄、碧霄、瓊霄,相傳也在峨眉山修道成仙,其修煉洞府即「三霄洞」。據《搜神記》載,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時,好刻木作羊賣之。一日,乘木羊見人,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二峨山)。綏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故里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能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數十處。」[36]今二峨山白岩溪上的葛仙洞,即葛由騎木羊修真處。《列仙傳》載,楚人周陸通,字接輿,「好養生,食橐櫨,木實及蕪菁子。游諸名山,住宿峨眉山。土人世世見之,歷數百年也」。[37]費士戣《歌鳳臺記》云:「按皇甫謐《高士傳》、葛洪《神仙傳》、宋劉孝標《世說注》,皆以接輿避楚王騁,夫妻入蜀,隱於峨眉,不知所終也。」[38]《莊子.人間世》中雲,孔子到楚國時,接輿游其門,藉歌鳳以勸諭孔子。明朝時的明光道人曾將普賢菩薩、廣成子、接輿共同奉祀在報國寺的前身會宗堂中,同享香火。

據《神仙傳》雲,東漢左慈,見漢祚將衰,天下亂起,深感值此衰亂之世,官高者危,財多者死,富貴榮華,實不足貪,乃學道。他曾來峨眉山隱修,今伏虎寺對面有一土丘,相傳為左慈衣冠墓;在洗像池側有「左慈洞」,據說為左慈當年隱修之處。據《新纂雲南通志.釋道》載,三國時的孟優,乃孟獲之兄,清靜好道,得異人傳授藥方。諸葛亮南征中,軍士誤飲啞泉,諸葛亮派人求孟優相助。孟優發藥給軍士吃後,均語談如常。後孟優入峨眉山隱居修道,不知所終。被民間尊奉為「藥王菩薩」的孫思藐(公元581--682年),相傳在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7年),曾來峨眉採藥。又於唐武德年間(公元618年--626年),來峨眉山牛心寺煉「太一神精丹」。當時煉丹處即今牛心寺後的丹砂洞,亦名藥王洞。如今洞周呈紫黃色,寸草不生,據說是丹藥熏炙所致。在峨眉豬肝洞上方5公里處,有洞名「八仙洞」,相傳為八仙聚會之處。純陽殿右的「十字洞」,相傳是仙人呂洞賓游此時以劍劃石而成,神水池側的「大峨」二字,也為呂洞賓手書。宋初著名道士陳摶,曾隱居峨眉,自號峨眉真人。大峨石上「福壽」二字,出於其手筆,字形近像形,由十字組成,據說:「福」字系「白鶴踏芝田」,「壽」字系「青龍蟠玉柱」。宋末時峨眉山麓曾建有陳摶祠。全真道南五祖之一的南宋高道白玉蟾,相傳曾來峨眉山隱修。現二峨山仰天窩下白岩溪旁的玉蟾洞為其屍解處,洞旁曾建有玉蟾殿。明朝高道張三豐,曾於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來峨眉山傳道並於多處留筆,原伏虎寺有他狂草的「唐宋詩碑」。另外,據史籍記載,曾有不少高道如:晉朝時的陸修靜,唐朝時的王仙卿,張煉師、楊煉士、李處世,五代時的楊仙公,宋朝時的邵琥等等,都曾在峨眉游訪參學,修煉道術。

很多與五臺山有關的古籍和志史中都有記載,五臺山原來是修煉道教的人居住之地。如《仙經》云:「五臺山,名為紫府,常有紫氣,仙人居之。」[39]《六貼》云:「銀宮金闕,紫府青都,皆是神仙所居。」[40]《大唐神州感通錄》云:「代州東南,有五臺山者,古稱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勢極崇峻。上有五臺,其頂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於谷底。其山極寒,南號清涼山,山下有清涼府。經中明說,文殊將五百仙人住清涼雪山,即斯地也。所以,古來求道之士,多游此山。靈蹤遺窟,奄然在目,不徒設也。」[41]《括地誌》云:「其山層盤秀峙,曲逕縈紆,靈岳神溪,非薄俗可棲。止者,悉是棲禪之士,思玄之流。」 [42]等等。直至西晉末年,五臺山仍被人們看成仙都。如唐釋慧祥《古清涼傳》捲上云:「晉永嘉三年,雁門郡葰人縣百餘家避亂入此山,見山人為之步驅而不返,遂寧居岩野。往還之士時有望其居者,至詣尋訪,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為仙者之都矣。」[43]

作為清涼聖地、紫府名山的五臺山,異花芬馥,幽石瑩潔,蒼岩碧洞,瑞氣縈繞,時令高人遠訪,貴族親臨,並且流傳著不少與道教有關的傳說。據明代釋鎮澄著《清涼山志》卷四載《五髻仙人傳》云: 「漢明以前,聲教未至,臺山聖境,聞者尚希,況造者乎!當是時,五百里內,林木茂密,虎豹縱橫,五峰無路,人跡罕通。其川原之處,皆黃冠所居。每望五峰之間,祥光煥發,神燈夜流,皆以為神人之都。自古相傳,有仙人者,髮結五髻,衣挂三銖。或獨一無侶,或群兒相逐,遊行五頂間,望之儼然,近之則失。或出或入,人莫追尋。或雲周時即在此山,或雲莫窮其始。後來人跡漸繁,其出漸少。當時黃冠,目為素衣仙。及騰蘭開山後,遂不復現。《三晉異記》云:『無恤登常山,西瞻紫雲之瑞,疑雁代間有王氣。因獵於五臺之阿,倏而雲淡若水,見神人焉。衣素,容若金,儼若熙若。佔之,蔬祭吉,遂罷獵而返。』後《寶藏經》至,乃知五髻童子,文殊化身也。」[44]又《清涼山志》卷二載,元魏永安二年,恆州刺史延慶因狩獵至東臺之東北,僕夫四人追逐一隻白鹿時,偶然看見一大宅高門,白鹿即竄進大門裡。有一長者,鬚髮皓然,柱杖而立,說白鹿是我家所有,你們為何隨意亂追逐它。僕夫們說我們追不到鹿,又飢又困可怎麼辦。老翁於是指點他們去東邊的棗林,那時棗子剛熟。僕夫四人在棗林裡吃飽後,用行囊裝了一包棗子給延慶吃。延慶覺此事頗奇怪,於是又循原路尋找,卻再也找不到了。卷七載,唐朝孝子李思遜,山東人,他曾揹負八十歲的老母親游五臺山。第二年,他母親去世了,李思遜因非常思念自己的母親,為報母恩一步一禮至五臺山北臺麓結庵修道。不久,有異人授靈藥。他服食靈藥後,辭別好友僧人道一,羽化而去。後人稱其居室為仙人庵。又載唐景龍年間,代州人謝平,在五臺山東臺麓遇見一老叟,招他進入深谷之中。只見川原清暢,花木秀茂,茆茨石室,諸仙所居。謝平採薇而食,其味沖澹,了無茹退,血氣優柔,不思嗜欲。謝平住了一段時間,開始想念親人,於是採薇裝了一包回家給母親吃。當時他母親快病死了,吃了之後不久病就好了。謝平在家住了三個月又回到仙人所居之處,人們從此再也沒有見過他。等等。

五臺山現在仍存留著一些與道教傳說有關的遺蹟,這些遺蹟讓古往今來的遊客們留下了不少感懷詩文。如大白塔南1公里處,有座高約百餘米的梵仙山,山頂上坐落著一座現主要供奉胡仙的大仙廟。梵仙山上青松成林,鮮花爛漫,據《清涼山志》載,昔有五百仙人,在此餌菊成道。覺玄有詩懷之曰:「山頭紫氣日長浮,上有仙人汗漫遊。餌菊換教風骨異,白雲影裡去悠悠。」[45]五臺中的南臺,亦名仙花山,唐代禪師普明曾於南臺之北鑿龕修行,著有詩《南臺歌》曰:「南臺之麓,仙人之居。春雲靄靄,暮雨霏霏。臥於石罅,而坐神龜,杳然飛去,仙花披靡。」[46]鎮澄詩曰:「西望龍泉錦繡開,紫雲鬱鬱鎖仙臺。就中一片清涼地,劫火曾經幾度來。」[47]覺玄詠北臺仙人庵詩曰:「何年仙子此修行,服日餐霞道氣清。袖拂天風騎鶴去,至今傳說有庵名。」[48]等等。

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五臺山中多姿多采的道教文化現象,為這四座以佛教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佛教名山增添了許多古雅的文化氣息,也為宗教學、方志學、文學、史學等多方面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對促進佛教四大名山旅遊事業的發展也有很多的好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