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國高等教育何以如此成功?

 2005-09-19 19: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英國《經濟學家》週刊9月10日一期文章:美國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訣。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體系。目前世界上70%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美國的大學供職。根據2001年的一項調查,全球大約30%的科學和工程類論文以及44%的最常被援引的論文出自美國的大學。與此同時,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所佔比例幾乎比其他任何國家都高。

為何美國如此成功?顯然,原因之一是富有。美國花在每個學生身上的錢是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值的兩倍以上(在2001年約為2.2萬美元,而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值為1萬美元),而且校友和慈善家也經常向大學捐贈巨資。此外還有歷史原因,美國人歷來熱衷於高等教育。但是,美國教育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體制。這是其他國家可以仿效的。

第一個原則是,聯邦政府發揮有限的作用。美國沒有指導其大學的總的規劃。它不像法國和德國那樣,把大學教師作為公務員對待。相反,大學有範圍廣泛的一系列資助者,從州政府到宗教團體,從自費的學生到慷慨的慈善家。埃茲拉.康奈爾、科尼利厄斯.範德比爾特、約翰斯.霍普金斯和約翰.洛克菲勒等富有的捐助者對高等院校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慈善助學之風今日猶在:在2004財政年度,私人捐助者共向大學捐贈了244億美元。

政府的作用有限並不等於漠不關心。聯邦政府曾多次介入,以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1862年的《莫裡爾土地贈與法》使全國各地建起了「土地贈與學院」。

二戰後頒布的有關退伍軍人的法案使大學變得人人可及。聯邦政府還為科學和研究提供巨額的資助。

第二個原則是競爭。對大學來說,人人都參與競爭:從學生、教授到籃球隊員。教授競爭聯邦研究經費,學生競爭助學金或獎學金。這意味著成功的學校也不能安於現狀。

第三個原則是,實用沒有什麼不好。羅素曾對他在威斯康星大學遇到的俗務表示震驚:「任何一位農場主的蘿蔔出了問題,他們就派一位教授去做科學調查。」 美國從來都認為大學不僅僅是象牙塔。20世紀美國歷史學家亨利.斯蒂爾.康馬傑曾說,對19世紀的美國尋常百姓來說,「教育是信仰」----條件是它必須 「實用並帶來紅利」。

這種對「紅利」的強調仍然是美國學院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徵。美國開創了將學術界與產業界聯繫起來的傳統。美國的大學每年獲得的版稅和特許使用費超過10億美元。170多所大學擁有某種形式的「企業孵化器」,數十家大學還經營它們自己的風險基金。

美國率先引入了市場化程度更高的高等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正逐漸傳播到美國之外的其他地方。它相對於公共事業模式而言有四大優點。第一,它能更好地將公平與擇優錄取原則結合起來;第二,它更好地形成了一個包括常春籐名校和社區學院在內的多元教育體系;第三,市場模式的可持續性遠遠高於公共事業模式;第四,與只效命於一位主顧相比,為多位主顧服務使大學對自己的命運有更大的控制權。

這並不是說,向市場化程度更高的體制過渡將是件容易的事。各國將不得不解決社會公平的問題,辦法是允許學生貸款。它們還不得不應付伴隨新開放的市場而來的一系列新問題。如何才能防止學術界的「公地」被侵佔?如何應對國內教育標準的不統一?如何防止徹頭徹尾的欺騙,例如販賣文憑?這些都是嚴峻的問題。但對大學來說,它們構成的威脅遠遠小於依靠公共部門撥款時長期「挨餓」。(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