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門雖開 有才無錢難進來(圖)


學者專家指出,中國數以千萬計的下崗工人和四千萬三無農民的「無收入」,教育高收費的可怕後果將更嚴重。圖為湖南省一位貧困的農民沿著佈滿垃圾的小路放牛。(AFP/Getty Images)

今年的暑假過去一半了,就快開學了,中國大陸千百萬的學生和家長馬上要面對的就是籌學費。許多孩子考上了大學的農民家庭接到通知書後馬上想到的是賣田、賣房和賣牛。學者專家指出,過去十餘年來中國社會結構中出現的數以千萬計的下崗工人和四千萬三無農民的「無收入」,那麼,這種高收費的可怕後果就更嚴重了。

水漲船卻沒有跟著高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從中國高等教育收費狀況的歷史演變來看,從1995到 2004年全國高校生均學費從每年幾百元一路飆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而1995年至今10年間,國民人均收入卻增長不到4倍。毫無疑問,當今高等教育學費問題已經成為壓在中國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

根據中國民政部相關數據表明,城市普通市民家庭要用1年的總收入去支付孩子上大學的費用,而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則要用2∼3年的總收入去支付孩子的大學費用。這還沒有考慮吃飯、穿衣、醫療、養老等費用。

而當老百姓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孩子的學費中去的時候,他們該如何生活?交完學費之後便身無分文的孩子又如何生活?可以說,高校收費標準已經逼近、在部分地區甚至超過了中國廣大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

涉學費問題自殺現象頻傳

面對有如天文數字的學費,貧困家庭即便傾家蕩產也拿不出那麼多的錢時的痛苦、掙扎和絕望可想而知,也因此,涉及學費問題自殺的現象全國範圍內比比皆是。

陝西榆林一位生活貧困的農民景統仕,在女兒2003年高考被東北師範大學錄取後,因為籌不到孩子1萬元的學費,景統仕喝下農藥自盡。四川達州鄭清明同學因交不起學費臥軌自殺。更關鍵的問題是,他們的死並非孤例。

名目繁多的亂收費

不僅是高等教育,即使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在各種名目繁多的亂收費的推波助瀾下,也已經讓廣大低收入家庭捉襟見肘、「高不可攀」起來。

每一個教育的環節都有可能成為收費的「關卡」:擇校費、贊助費、補課費、中考費、轉學費、水費、電費、自習費、基建費、計算機費、耳機費、資料費、取暖費,以及各種強化班、提高班、特色班、重點班、實驗班的費用等。教育主管部門今天進行了規定,某種費用不許收,明天這些費用就會換一種名稱,換一個說法收。

百姓批評達到高潮

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裏,由於教育高收費出現的幾個嚴重事件,令老百姓的批評達到了高潮。在今年高招期間,廣西一位考生家長向媒體揭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龐宏冰等人向其索要10萬元,以此作為錄取該考生的條件,並以「退檔」相要脅。

此外,今年5月份,在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刮起的「審計風暴」中,對南京、杭州、珠海、廊坊4個城市的「大學城」開發建設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初步發現兩大問題:一是違規審批和非法圈佔土地問題突出。二是「大學城」建設貸款規模過大,存在償貸風險。

面對著這一系列事件,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的教育收費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快開學了!在將要過去的這個暑假,很多大學生有家不回,勤工儉學掙學費;而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生及其家長,很多正在為學費忙碌和犯愁……。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