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百種商品面臨供過求

據內地商務部統計,2005年前五個月,有三十九種行業的九百種商品面臨庫存積壓上升,需求減少。有媒體指出,供過於求的現象出現,令人深省。

據中央社臺北8月8日報導,中國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一至五月,共有三十九種行業的九百種成、產品庫存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九,其中紡織品、家電、鞋類等商品的市場需求減少,顯示宏觀調控工作仍有待加強。

臺新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三十九種行業九百種商品同時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等於發出三個令人深思的信號。

一,必須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政策;二、多加注意市場需求,回歸理性投資;三、
尋找新的消費熱點,提高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報導指出,近年來由於鋼鐵價格持續上揚,不少中國企業盲目投資,導致鋼材產能嚴重過剩,四月份起已上漲三年多的鋼材價格開始下跌,到五、六月份已經跌破經銷成本。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指出,工業利潤適度回落屬於合理範圍,但如果長期存在並逐步擴大,仍會影響國民經濟發展。

他認為,下一步應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特別要抑制部分行業生產能力盲目擴張。

報導指出,中國現有八十四種紡織品服裝中,已有超過八成的商品供過於求。受到開徵收出口稅、轉口貿易減少和紡織品貿易爭端等因素影響,一些紡織品出口企業將改從內銷市場尋找出路。預計今年下半年紡織品市場上,產品供大於求趨勢將更為突出。

報導表示,今年以來,汽車、住房、通訊等商品的增長幅度減緩;加上農產品價格近期出現下跌,農資和農村消費價格持續上漲,農民增收難度加大,農村消費市場減弱;城鄉居民儲蓄觀念增強,也阻擋不少消費意願,要想增加需求還待多加努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