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對不起9億農民兄弟

我是80年代出生的人,從小到大一直接受中國的教育,對現在的教育制度也深有感觸,在這來裡發貼一張,希望能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也希望有人與我共鳴。

我家住在農村,開始讀小學時學費是50,這樣的價錢在當時還是能接受的,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學費也是成倍上升,到了5年級已經是4、 5百了,在這期間我爸曾幾次要求我輟學,在親戚的幫助下,我也終於挺過去。到了初中發現學費已經到了900多,面對著高額的學費,我爸和我姐開始出去打工,到現在我也深感愧疚,就因為我的教育造成了家庭的負擔。後來我發現這種現象很普遍,我身邊的夥伴們許多都因為學費問題都輟學回家種田,難道這就是素質教育嗎,這就是所謂的科教興國嗎。在這種情況下,我艱難的考上了一所不錯的高中,但令我更加氣憤的是高中竟然可以用錢買進去,許多家裡條件不好的家庭如果考的不好,就只好又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許多考的很差的卻可以用錢買,這就是憲法裡所說的每個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這種機會怎麼變成了用錢來衡量?看著又一批夥伴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我開始對中國的教育制度產生質疑。

高中三年過去後,我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我怎麼也忘不了這一考定終生的殘酷性,許多同學由於高考發揮不好造成高考失去上大學的機會,令我更不解的是高考能考出一個人的真正實力嗎?國家的素質教育喊了這麼多年到了高考卻以應試教育的形式來決定考生的命運。還有令我氣憤的是大學學費又成了我家的負擔,我不能怪我家長無能,怪就怪教育管理部門無能,教育出現產業化,這是中國的'特色',這麼高的學費對大部分農民家庭是多大的負擔啊,據統計一個農民家庭養活一個大學生需要不吃不喝的干13年,而且在中國農民有9億多,這種現象是多麼普遍。另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也是我深痛惡決的問題,在咱們中國卻又是這麼普遍,我就是納悶國家為什麼不多增加些教育投入,口口聲聲說科教是第一生產力卻用學費來迫使我們失去受教育的機會,並且我國的教育投入只佔GDP的2%點多,這點投入比非洲的許多落後國家都少,更不用說跟一般的發展中國家了,這麼點大部分卻又投入到經濟發達的地區,至於我們這些農村還是破教學樓,落後的教學設備。

這是我幾十年來多得到經驗,我相信有許多朋友有與我相似得經歷。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