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周公與禮治

 2005-07-04 19: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周公,名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史稱周公。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對周禮的修訂--這便是為後人所稱道的周公「制禮作樂」。

《淮南子.齊俗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周初大分封之後,姜尚問周公姬旦:「您怎樣治理魯國?」姬旦道:「尊尊而親親。」

「尊尊」,就是尊敬應尊敬的人;「親親」,即親愛應親愛的人,講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這正是周禮的基本要求。

概括講來,周禮的內容應該包括禮義、禮儀或禮節、禮俗三個層面。禮義是禮的道德準則;禮儀或禮節是具體的禮樂制度,這些禮儀都是本著忠、孝、信、義等準則推衍而來;禮俗即周人的社會風俗與道德習慣。

周公之子伯禽在魯全力推行周禮,周禮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上至魯公,下至卿士,無不循禮而動。

後世子孫,亦不遺餘力。於是乎,茫茫神州,千百諸侯,魯成了禮治的樣板。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周禮趨於冰消瓦解,獨魯堅持禮治,令萬邦矚目。魯國當時實際已經是積弱之國,其主盟不若齊、晉之強,地勢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諸如滕、薛、曹、邾、杞等國皆勤贄,修朝禮;即使遠在方域之外的谷、鄧等國也不憚僕僕,至魯來朝。小國親魯,皆因魯乃周禮所在。外地人至魯,不去觀看禮樂典籍,就不算真正到過魯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