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平均只活了2.9歲

6月30日,由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編寫的第一部《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面世。
根據全國工商聯對上規模民營企業的調研結果,上規模的民營企業,79%集中在第二產業(製造業佔74%,建築業佔3%),20%%集中在第三產業(商業、餐飲業、綜合類和房地產業),第一產業(農業)企業僅佔1%。

藍皮書稱,據統計,全國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同時每年又能死亡10萬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內破產,有85%%的在10年內消亡,其平均壽命只有2.9年。分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營企業家的素質提高滯後於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

藍皮書稱,全國民營企業參與創業的男性集中年齡在18-34歲,比全球的25-44歲提前了一個年齡段,女性創業的集中年齡在24-44歲。

並且,全國300多萬家民企中,9成以上是家族企業。藍皮書認為,家族企業的優勢是:反應迅速、管理成本較低、所有者能夠直接監控企業經營。而其弊端是:複雜的關係與管理層次糾纏、妨礙有能力的非家族成員進入、企業主易過度集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