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校長出醜錄

宋楚瑜到清華大學演講,主持儀式的校長顧秉林出醜,接著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江永(教授)應邀到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宋楚瑜大陸行》節目當嘉賓,繼續出醜。

從這幾年曝光的事件來看,說中國教育界瓦釜雷鳴、鼠輩橫行,甚至說中國的教育從天下皆知的謊言--「義務教育」,到「產業化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爛掉了,也不算過分。

  不過,這裡存在一個判斷和表述問題--就是教育的崩潰是近幾年才發生的事,還是一向如此。

  還記得70年代末剛進高校讀的第一堂寫作課時的情景,那堂課的內容是評點時任教育部長蔣南翔刊發在《人民日報》的長篇講話。授課老教師要我們把這文章中的錯別字、錯誤標點和文理孟浪不通處都找出來。

  一堂課下來,那張報紙被塗得如同編輯部的一校樣,整個一大花臉。蔣南翔若當時若知此事,他把那大學教師給廢了之心多半是有的(如果他有足夠權力),他的秘書怕是也要痛挨三百大板。

  這兩天有關清華校長、教授相繼出醜的「爆笑」新聞BBS上奔走,其實這並非什麼亙古未有的奇葩。若從「斯文掃地」來講也不能說於今為烈,在奇蹟特別多的中國,還有過大老粗站在高高的講台上,對真正學富五車的教授們耳提面命的歷史,軍閥都沒勇氣這麼幹。

  上面說的表述問題,就在於此.類似的表述問題其實相當多,比如前些年「道德滑坡」的說法很流行。

  但滑坡的物理邏輯是什麼?

  「滑坡」的絕對前提是以前的道德水平必須曾經很高,否則何來「坡」滑?所以既然要說」道德滑坡」就得問問,從1949年算起,哪個階段中國人的普遍道德水準為高?比如文革,那時都搞到父子相殘,爹親娘親不如他老毛親--基本人倫都被徹底破壞的地步;那時的人際關係,都搞到了「不整人的人就是好人」成為社會上流行共識的程度,這種道德水准算不算高?所以,描述今天的社會道德水準,與其說「道德滑坡」,不如說整個社會的道德的」重建工作」(如果說存在著所謂的重建工作的)幾乎沒有成效還比較接近實際。

  教育的情況也相似,中國的教育在文革中被老毛的「教育要革命」整成不毛之地,後來的「撥亂反正」在80年代初似乎有過幾年好氣象。可轉眼間便又面目全非了.

  1989年,鄧小平對改革開放以來的進程有過一個判斷:「最大的失敗是教育的失敗」。

  鄧小平的這個說法是有特指的。雖然有所特指,但並不妨礙其他人也做出同樣的判斷。比如回首1978年以來的改革,教育的確實慘敗了。「改革失敗」這個表述的內在邏輯與「道德滑坡」的表述是不一樣的。「改革」的前提必然是以前局面很糟糕,所以才有改的必要,而改革的結果則不外乎是「成功」或者「失敗」。

  由鄧的判斷引來的另一個判斷是,自鄧小平做出那個判斷後又有16年了,那麼作為「最大的失敗」領域--中國教育界的狀況究竟是好些了,還是更糟了?

  官方和民間對此問題的判斷眼下就大相逕庭。比如當下的教育部部長就不承認中國的教育已經慘敗了.不但不會,他還「自」認為取得了偉大成就(見」中國教育取得的成就」〉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 320897)

  部長大人認不認帳認是一回事,事實如何是另一回事。

  但在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部長大人不承認,並不能掩蓋他「治下」的大學校長,教授接二連三地出乖露醜,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難遮掩。比如學歷腐敗的嚴重性,可以直接從中共組織部要全面打擊偽學歷的舉措中得到印證;比如學術腐敗(諸如剽賊橫行)問題。

這裡我要專門說說與中國大學校長的群相有關的一件事。這一事件其實比清華校長、教授在宋楚瑜來訪時出醜的事情更有解剖的價值。

  1999年1月,廣州多家媒體都刊登了一條內容為「40多所大學校長廣州遇騙」的新聞。

  消息不長,姑錄於此:

  元月上旬一封發自廣州的信函擺到全國上百所大學校長的案頭,內容是「中國高等教育投資基金會」邀請各校校長參加27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國高等教育投資融資研討會,屆時將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教育部有關方面參加。此外還將組織代表赴香港幾所大學參觀學習……

26日晚,40多所學校主管財務的副校長及財務處長聚集在廣州華山賓館,他們都向會議的組織者繳納了3500元的會務費和返程機票。第二天一大早,校長們去吃早餐時,突然發現會務組的三人已經卷款溜之大吉了。

  據幾位高校代表稱,當地警方獲悉此訊,及時趕來取證調查,但由於賓館沒按規定登記騙子的身份證號碼,線索已斷。另有幾位當事人稱,27日事發後,曾有代表想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此事,但多數校長竭力反對這樣做,他們寧願吃啞巴虧,損失點錢總比丟「面子」好得多。

  我曾將此事寫入《中國校長們的面子》發表在《科學時報》的個人專欄。本來我想等那則消息「下文」後再動筆,但廣州媒體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已經得令此事不得「炒作」,於是下文便沒了。好在這條新聞本身提供的信息就相當豐富了。

  幾個晚到的高校代表到達賓館後就產生了疑問:這麼高規格的會議為何不見廣東省教育部門出面?為何收費沒有正式發票?為何學術會議沒有向代表提供相關資料和文件?這一細節說明騙子設的騙局相當拙劣,但大多數人渾然不覺,他們的智商是否很成問題?

  發現疑問的代表立即找到會議組織者--自稱馬景德的騙子,要求更換正式發票。這「馬景德」顯然是害怕事情敗露,就將這幾個代表的會務費退還了。但這些人並未繼續追究。他們只要打個電話詢問一下廣東有關方面或廣東高校,騙局立即就能揭穿;如果順便通知一下其他同行,騙子就不可能得逞。然而他們沒有這麼做。

  這幾個代表的「維權」止於「個人自掃門前雪」,客觀上成了騙子的幫凶。要讓這些貨色去教育學生什麼「見義勇為」,豈不是白日夢?

  有幾位受騙的當事人稱,27日曾有代表想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此事,但多數校長竭力反對這樣做,他們寧願吃啞巴虧,損失點錢總比丟「面子」好得多。

  這些受騙者是不值得同情的。他們的面子是被維護了,但代價卻是新聞界的權利被野蠻地剝奪了。這些人作為受害的角色尚能如此,他們要是作起惡來又該如何?

  現在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在語焉不詳的藝術院校的學生被迫與教育高官跳舞醜聞之後,中國高校的BBS在上個月幾乎悉數遭到嚴管.不過,這種作法用魯迅的話講,實屬「搗鬼有效,但有限。」既然屬於有頭有臉又經常不得不走到前臺,甚至是樂於在前臺出風頭的人,注定要報應的,就像港台電影裡的那台詞:「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其實,與中國高校裡這些頭面人物治下的二十多年中的其他罪惡勾當--如北航敲詐考生,如厲以寧之流為權貴資本鳴鑼開道.......相比,在學問上出醜根本不算什麼了。

  中國的教育都把持在這類領導的手裡,不要談什麼成就,他們能倖免成為埋葬中國的未來的首惡就不錯了。


(讀者推薦)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