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號被困成功脫險 07年"鳳凰"飛火星

「擱淺」月餘後駛離沙丘,重返漫步火星旅程

  美國宇航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5日發表聲明稱,在火星沙堆上「擱淺」一個多月的火星探險車「機遇」號在科學家的努力下終於脫困,繼續「漫步火星」。

  6月4日早晨,噴氣推進實驗室收到的數據顯示,「機遇」號已經越過了沙丘,前進了10多厘米。「機遇」號拍攝的一張照片也證明了這一點,照片上「機遇」的輪子在一個緩坡上留下了兩行清晰可見的痕跡。

  看到「機遇」號重新獲得自由,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爆發出一片歡呼聲。負責該項目的經理吉姆.埃里克松說:「我們的火星漫步者價值400萬美元,我希望完全發揮其價值,而不是失去它。」

  「機遇」號是在4月26日經過一個30厘米高的沙丘時陷入沙中停滯不前的,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只移動了幾厘米。為了讓它脫離困境,工程師們在實驗室裡模仿火星沙堆,試圖找到有效指令來讓它重獲自由。但是每次在試圖發動時,它都得不到足夠的牽引力。

  噴氣推進實驗室說,工程師們連續工作了近5個星期,最終使「機遇」號成功脫困。在休整幾天後,「機遇」號下一步將探測這個沙堆的周圍環境,但工程師會吸取這次的教訓,讓它行駛得慢一些以保證安全。

  火星探險車「機遇」號和「勇氣」號是在2004年初登陸火星的,它們的服役期早已超出了最初定下的3個月時間。

  -相關新聞

  2007年 送「鳳凰」去火星

  美國宇航局日前表示他們計畫在2007年將一枚長臂著陸器───「鳳凰」號送往火星的北極地區,用於尋找火星上的水源和可能的生命徵兆。

  耗資3.86億美元的「鳳凰」號預計將於2008年5月在火星北極登陸。它將通過機械臂在北極冰地進行挖掘,取回土壤樣本用於進一步的分析。科學家希望「鳳凰號」能夠發現火星水源的線索,並測定在那些冰塊裡是否存在微生物。

  發射「鳳凰」號是整個火星探索項目的第一步。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科學家將對「鳳凰」號以及它的有效載荷進行檢測,並根據將於今年8月發射的火星探測軌道器收集到的信息選擇適當的著陸點。

  「『鳳凰』號對火星北部平原進行探測的使命類似於探測地球上的永久凍結帶。」亞利桑那大學的首席調查員彼得.史密斯稱。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鳳凰」號是科學家們在經過了多次失敗之後建成的。它的著陸器是作為2001年「火星勘查者項目」的一部分建造的。但是由於「火星極地著陸器」在1999年失蹤,這個項目也隨之擱淺。

  「鳳凰號」將攜帶為「火星勘查者項目」設計的各種科學設備,其中包括一個改良了的全景相機和一個可以挖壕溝的機械臂。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