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絕,中國特色的錯別字

前幾年,海內外都有人蒐集了中國大陸諷刺時事的民謠、順口溜,並與過去春秋、戰國到漢代的「采風」「樂府」等等相比較,說是可以幫助當政者、決策者從中瞭解民情民心。後來,又有人蒐集整理了各地的標語、口號,也說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瞭解了之後又怎麼樣?當政者是否感到悚惕?決策施政是否有改進?哪項政策是根據這些民謠、順口溜做了調整?我們不知道。

最近回國,又發現老百姓抨擊政治腐敗、體制失序和道德淪喪,有了別開生面的方式:有意將官方政策或者八股術語,以諧音「錯別字」來表達。有人在網上論壇、聊天室傳播,有的通過手機簡訊發送,現蒐集若干發表如下。

無疑,這些東西反映了民情、民心,不過,推想當權者極有可能還是讀了之後一笑了之。

植樹造「零」

白「收」起家

勤「撈」致富

選「霸」幹部

任人唯「閑」

擇「油」錄取

「得財」兼「幣」

檢查「宴」收

大力支「吃」

為民「儲」害

提「錢」釋放

「攻官」小姐

愛「名」如子

「酒精」考驗

「明」主選舉

兩袖「勤俸」(清風)

繁榮「娼」盛

一代「痿」人

秉「貢」執法

「私」而後已

領導特「色」(這個並不是錯別字,而是雙關語!)

人民政「腐」

飲酒吃職(引咎辭職)

人民萬「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