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如何看待美知名公司欺詐?

(美國之音記者魯普利5月6日華盛頓報導)從安然到世通,從環球電信公司到美國國際集團,在這一連串的公司醜聞中,美國一些知名企業主管被發現犯了詐欺罪。然而讓很多美國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究竟這是一種令人擔憂的潮流呢,還是商業道德本身就是子虛烏有?

*蓄意犯罪和絕望犯罪*

美國公司裡有兩種犯法的人。美國亞里桑那州格林達爾市的申德伯德大學國際管理學院教授湯姆. 塞林說:「有蓄意犯罪的人,也有出於絕望而犯罪的人。」

他指出,美國商界女強人瑪莎. 斯圖爾特就是一個例子。斯圖爾特不是一個罪犯,但是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而對聯邦檢察官說了謊。去年她因為從事內線交易而被定罪,後來還服了五個月的徒刑。

*主管想保住他們職位*

美國公司的執行長和其他高層經理都有六位數字的優厚收入,還有股票選擇權和其他福利。那麼,為什麼有些公司主管還要進行盜竊,或者是造假賬呢?

美國《商業道德規範》雜誌創辦人兼總編輯瑪喬麗. 凱利說:「他們只是想保住他們的職位。她說,人們很容易去責怪那些執行長說,『啊,他們是太貪心了!』但是,你們要注意公司制度是如何設計的。公司董事會對執行長說:『我們要你讓董事們發大財,如果你做到了,我們就會讓你也發大財;如果你做不到的話,我們就要開除你。』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就得要承擔龐大的壓力。這整個制度就是把股價不斷上升看做是成功的定義,因此,人們就習慣於不計一切代價地抬高股價。」

*不為錢而是害怕失敗*

所以,對安然和世界通信公司的主管來說,最後的結果就可以讓所施的手段合理化了。申德伯德商學院教授塞林說,讓公司股票價格上升代表他們比競爭對手有更強的能力。

他說:「這並不見得是為了錢,而是出於害怕失敗的心理。已經被定罪的前安然公司財務長安德魯. 法斯陶說得理直氣壯。他說:「這完全不關錢財的事,而是他希望被別人看成他所做的都是最好的。但是,他所做的就是犯了罪。」

*有更多公司表現傑出*

有一個接受聯邦調查的公司,就有更多的公司一直在企業經營表現傑出和道德行為方面贏得高度的好評。《商業道德規範》雜誌每年在它的最佳公司營業人榜上列舉出一百個表現最好的公司。他們被評比的標準不僅是按照公司盈利和產品表現,而且也要看他們對他們的社區、他們的顧客和環境的服務水平。

*主管認真看待道德規範*

雜誌主編凱利說,2005年排行榜上第一名是印第安納州哥倫布斯柴油引擎製造商卡明斯引擎公司。凱利說:「這家公司一直在道德教育和社區關係方面享有良好聲譽。例如,他們出錢聘請建築師為小鎮設計公共建築物。因此,這個美國中西部的小鎮卻擁有一些罕見的優美建築。」

不論這種動機純粹是利他主義的,或者是害怕會碰到聯邦調查,或者是認識到良好的道德標準是對企業有利的,美國的企業主管們現在是比從前更認真地看待道德規範的問題了。有很多公司對它們的員工進行道德教育,並且聘請道德規範顧問幫忙。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說,在紐約華爾街,有更多的股票經紀人因為從事被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而被解雇。這就證明了一個真理:那些具有較高道德標準的公司也是那些最有競爭力的公司。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