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內幕:美軍為何選擇了長崎投下原子彈?
美退役軍官回憶向長崎投下原子彈始末1945年8月9日,美軍B-29轟炸機「boxcar」(車廂號)向長崎投下一顆原子彈 。今年87歲的費雷德里克.阿什沃斯和77歲的弗雷德.奧利維,分別是那次行動的投彈指揮官和副駕駛員。上月,這兩名退役軍官(中將和中校)各自接受《朝日新聞》記者的採訪,
透露了轟炸長崎的詳細過程。
違令:由於當時的雷達性能較差,準確命中目標非常困難,本來作戰計畫禁止使用雷達,並規定「如果靠目測判斷不能投彈,要將原子彈載回基地。」但阿什沃斯說,因機長多次判斷失誤和操作錯誤,浪費了許多燃料,最終不可能將原子彈載回基地,所以「明知違反命令,也不得不使用雷達,投下了原子彈」。另外,針對美軍報告上的「投彈手從雲洞中確認目標後投下了原子彈」一說,奧利維表示自己一直存有懷疑,認為「實際上投彈時可能看不見目標」。
空投原子彈的作戰指示是8月2日發出的。指示說,轟炸的「第一目標是廣島,第二目標是小倉(北九州市),第三目標是長崎」。8月6日,B-29 轟炸機「埃諾拉.蓋伊」向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
根據空投第二枚原子彈的指示,「boxcar」從提尼安島(現在的北馬里亞納群島)的前線基地起飛。
等候: 美軍的通訊記錄顯示,預定的投彈時間是8月9日9時半左右。在收到偵察機發出的「目標地區天氣良好的」預報後,boxcar於9日凌晨3點之前開始出擊。阿什沃斯作為決定投彈還是放棄轟炸的負責人,坐在飛機後座,奧利維擔任副駕駛,座位緊靠機長後方。
在起飛前,行動小組成員就知道油箱系統存在一點小毛病,有10%的燃料難以使用,但他們認為不會造成大麻煩,因此沒有太在意。
兩人都回憶說,預定boxcar將在飛往小倉途中的屋久島上空與另兩架負責測量和記錄的夥伴飛機會合,但因搭載著攝影師和科學家的那飛機遲遲不見蹤影, boxcar等候了大約45分鐘。阿什沃斯說,在這一點上機長有違令行為。因為「在事先召開的作戰會議上,(為防止耽誤計畫和浪費然料)司令員曾明令禁止等候20分鐘以上。但boxcar卻無視命令超時等候」。
根據奧利維的回憶,「規定的等候時間是15分鐘」。雖然這與阿什沃斯的敘述有些出入,但奧利維也認為由於違反命令,boxcar浪費了大量的燃料。
飛機晚於預定時間到達小倉上空。根據通訊記錄記載,此時當地上空「被濃雲和煙霧籠罩」,阿什沃斯認為「這是因為大風把前一天空襲八幡(北九州市)時產生的煙霧刮了過來」。
改向:按照阿什沃斯當時記錄,他們到達小倉的時間是上午9點44分,飛機因尋找能看清目標的位置不斷變換飛行方向,耗時45分鐘、連續三次試圖接近轟炸目標,終因靠目測不能確定目標而放棄投彈。
於是,boxcar改變航向飛往長崎,但長崎上空也是雲層密佈,仍然不能確定目標地點。此時已比預定的投彈時間晚了將近1個半小時,燃料也快要耗盡。他們只能放棄返回提尼安基地的打算,決定在美軍控制下的沖繩緊急降落。而且,由於接近目標的機會只能有一次,阿什沃斯果斷地決定使用雷達。
他說:「飛機已經沒有足夠的燃料來把重量為1萬磅(約4.5噸)的原子彈運到沖繩。我想,與其扔進海裡,不如把它投到能對日本造成打擊的地方,哪怕這種打擊非常有限。明知違反命令,我們還是使用了雷達。」
另外阿什沃斯也承認,向廣島投下原子彈是此次行動前三天的事,對機上人員的心理產生了一些影響。他說:「轟炸廣島進行得很順利,是一個成功的範例。無論存在多少不利條件,我都希望努力使這次行動獲得成功。華盛頓方面當然也希望如此。」
意外:奧利維告訴記者記者,後來飛機上還發生了一些事先不曾預料到的事情,先是因為線路故障,報警燈不斷閃亮,提示原子彈狀態異常;而且在從小倉飛往長崎途中,由於機長的骼膊觸動了無線電儀器,機內的對話泄漏了出去。這些偶發事件使得飛機上瀰漫著不安情緒。在談到投彈前一刻的心情時,奧利維回憶道:「如果白白浪費一顆研製費用高達20億美元的原子彈,此次行動將被視為巨大的失敗,我想我們肯定會被押上軍事法庭,投進監獄之中。」
完成行動的第二天,他們的上司在向華盛頓陸軍方面提交的報告中寫道,這枚原子彈「在上午10點58分,由投彈手從雲洞中靠目測確認目標投下」。但是,奧利維說,他一直對這份官方記者:「當時確定聽到投彈手說『我看見它了,我擊中它了』,但是坐在後面的我什麼也沒看見。其他的副駕駛員也表示懷疑。然而當時的情況不容提出質疑。」
行動結束後阿什沃斯了向部隊報告說「靠目測判斷投下了原子彈」,但他告訴記者:「實際上原子彈是在哪裡爆炸的,我們全然不知。」那位投彈手已於1989年去世。
這枚原子彈的實際落點是浦上地區,距離預定目標3.4公里之遠。
原子彈投向長崎的次日,華盛頓方面接到報告說「一項要求當機立斷的艱鉅任務得以完成」,參與此次行動的成員未被追究違令責任。
阿什沃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指揮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進行瓜達卡納樂爾海戰,並作為航空炸彈管理技術人員參與美國的原子彈開發計畫「曼哈頓計畫」。二戰結束後,他還曾代表軍方加入美國原子能聯合委員會。
- 關鍵字搜索:
-
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