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華裔學生新版SAT考滿分成媒體焦點

新版大學入學考試(SAT) 新增了一項25分鐘的短文寫作及難度更高的數學試題,於今年3月12日首次推行,並以滿分2400取代滿分1600的舊版評分標準。全球約30萬名學生參加了考試,有107人獲得滿分,比率是兩千八百分之一。紐約地區二華裔學生取得滿分,他們是家住長島的王元蓉(Jenny Wang),以及住在皇后區傑克森高地的成隆。

新聞日報(Newsday)報導,王元蓉今年16歲,比她的雙胞胎姐姐王元瑩(Connie Wang)晚出生12分鐘,她們都是長島華特梅爾維(Ward Melville) 高中11年級學生,但妹妹SAT考試多了10分。兩姊妹的傑出表現使她們成為16日新聞日報長島版的封面故事,隨後多家媒體要求採訪, 讓王家忙個不停。

姐妹倆的父親王先生於1981 年來美留學,現任職電信工程師,太太是化學家。王先生告訴媒體,姐妹倆平時學習都很自覺,也沒有參加補習班,但做了很多練習題。姐妹倆成績一直很好,但不是「書蟲」,二人都是學校籃球校隊的成員,也喜愛網球和田徑。姐妹倆明年就要上大學了,都想讀生物,姐姐想學神經生物學,妹妹志在遺傳學。妹妹想上麻省理工大學,她覺得姐姐應該去哈佛大學,這樣姐妹倆能夠保持親密的聯繫,但也不是靠得太近。

另一滿分華裔生成隆就讀史岱文森高中,他七歲隨父母從福州移民至紐約。他表示得滿分「出乎意料」,因為好幾道題是猜的,卻全猜對了,所以他覺得好運氣。儘管如此,成隆在考前花了很多工夫來準備考試,他準備了許多參考書,模擬作文題目苦練,並且參加補習班系統地複習。他對經濟學感興趣,哈佛是其首選。

各界對新版SAT反應不同。維吉尼亞州維也那一傢俬教公司的總裁Ann Dolin指出,「我認為所有的變更是積極的,這將潛移默化地影響高中的教學,增加寫作訓練以達到測試的要求。相反,不利的是,孩子的寫作會被引導到模式化的框架內,而缺乏創造的空間。讓孩子寫新的東西,將會通過新添寫作標準來提高課程的質量。」

華人家庭重視教育是有傳統的了,《三字經》中就有很多關於教育的部分,比如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等。華人父母平時投入很多時間和金錢在子女的教育上,週末送孩子上各種補習班、強化班等等,這和西方社會對孩子「聽之任之」完全不一樣。不過教育專家建議,華人也要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把東西方的好的傳統結合在一起。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