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愛因斯坦緣何推崇甘地

 2005-04-07 22: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03年第3期《中學歷史教學》有一篇浙江省杭州市瓶窯中學陳傑老師的文章《「詩、句、聯、謎」--歷史單元練習》,內中有愛因斯坦評價印度聖雄甘地的一段話:一個不受外在權威的扶持,而成為他的民族的領袖的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機取巧,也不是憑藉掌握的技術裝備,而純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貫輕視使用武力的勝利的鬥士;一位具有智慧與謙遜,用果敢與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武裝起來的人;一位將所有的力量都用來推動自己民族的崛起與命運改善的人;一位用純粹的人性尊嚴對抗歐洲的殘暴,並在任何時候都不屈服的人。在未來的時代,可能極少有人相信,這樣一個血肉之軀曾經在地球上匆匆走過。
莫漢達斯.喀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生於印度西部的波爾班達爾城,小時身體瘦弱,生性靦腆,中學畢業後留學英國,發憤苦讀,獲得律師資格。後在南非呆了幾年,和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建立了通信聯繫,與其「勿以暴力抗惡」的信條不謀而合,「非暴力不合作」思想逐步形成。回到祖國以後,甘地全身心地投入印度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成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主要領導人,被尊稱為「聖雄甘地」。然而說來遺憾,甘地終生宣揚非暴力,卻無法改變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內亂四起宗教仇恨之火愈燃愈烈的現狀,他自己也於1948 年1月30日去晚禱會場的路上,死在了納圖拉姆.戈德森這個印度教極端狂熱分子的槍口之下,結束了他那偉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甘地被刺後,印度舉國上下沉浸在無限哀傷之中。成千上萬的群眾來到安放甘地遺體的所在,最後看一眼他們的救星。甘地的遺體上覆蓋著白紅兩色布單和獨立印度的三色國旗,靈車由250名士兵用四條麻繩牽引徐徐移動,以4輛裝甲車和總督衛隊為前導(駐印總督古老衛隊的騎兵們向一位印度人致敬,此乃有史以來第一次),沿途各處的人行道上、河堤上、樹枝上、窗戶上、屋頂上和電線桿上,到處是等候與甘地訣別的人群。整整5小時,加入送葬隊伍的人流絡繹不絕。首尾不能相望的不同種姓、宗教、種族、膚色的送葬隊伍把甘地送到位於印度德裡郊外朱木拿河畔芳草萋萋綠蔭如蓋的墓地,倍極哀榮的一代聖雄從此長眠。
甘地之死對相當一部分印度民眾的靈魂是一個強烈的震撼,也牽動著遠隔重洋的科學鉅子愛因斯坦敏感的心。愛因斯坦的前半生是個科學家,後半生更像個思想家或社會活動家,喜歡對各種社會問題發表評論。愛因斯坦和甘地心心相印,閣樓書房裡挂有一張甘地的像,還曾經與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絕服兵役的聲明上簽字。愛因斯坦承認對納粹的戰爭是必不可少的,但仍然堅持自己的夢想:將來總有一天,人類和各個國家最終將在不需要互相殘殺的情況下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和甘地的「非暴力」簡直如出一轍。他給予甘地的評價是那麼崇高而且飽含深情,那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在這兒,愛因斯坦特別推崇甘地的信念和人格。甘地的非暴力信念以及他領導的不合作運動的是是非非,仁者盡可見仁,智者盡可見智,哪怕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我也要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但若有誰因不合作運動成效甚微就因此嘲笑否定詆毀甘地的人格,我則無論如何也不敢苟同。大到政黨集團小到生命個體,當自身還處於一無所有境地的時候,往往能夠同甘共苦戮力同心同仇敵愾去對付共同的敵人,可一旦大功告成甚至剛剛取得階段性成果,爭權奪利腐化墮落的本性就暴露無遺了。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常理,甘地領導了那麼多年的不合作運動,都被稱作印度的父親了,1947年印度獨立後那還不得大權在握,什麼這書記那主席的全都一把抓?同樣,甘地的地位這麼高,生活方面那還不得是要金有金要銀有銀?所有這些推斷,都休想套到甘地頭上。印度獨立後,甘地既非印度國民大會黨的主席,亦非印度政府的總理,還是平民一個。眼看著那些追隨他革命的同志登上權力寶座後絲毫無意執行他的理想,他痛心疾首,但也沒別的轍可想,本來就瘦得乾薑一般體重不到50公斤的老人惟有絕食之一途。你說這叫什麼事?被刺後的甘地奄奄一息之際,人們清理了他的遺物:一架木紡車,一雙拖鞋,3只小猴雕像,一本《薄伽梵歌》,一隻懷錶,一個痰盂和從耶拉伏達監獄帶回來的一個金屬洗腳盆。面對這些遺物,哪個「公僕」能有地自容?
或曰:如何認識當官的官德?換句話說就是當官的怎麼做才算有德?我的回答是:什麼也別說,先像甘地那樣做人吧。一不戀權,二不貪財,三把老百姓當回事。我們現在的諸多「公僕」在做人上連給甘地提鞋都不配,你還指望其有什麼官德,這不是無的放矢對牛彈琴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