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孝勇--蔣經國的三子蔣孝勇出生在上海,但其童年及以後的生活都是在臺灣度過的。他和兩個兄長不同的,他從小就有種自強自立的精神,勤奮、好學、進取。但他的學業仍與兩個哥哥一樣,始終不能成為他所在學校和班級中的佼佼者。
後來當蔣孝勇中學畢業後,蔣介石和蔣經國又商量許久,又打起讓他進臺灣鳳山軍校學習的打算。
蔣孝勇心裏十分清楚,在他祖父蔣介石的眼裡,鳳山軍校始終是蔣家寄予厚望的地方。因為蔣介石始終認為,蔣家第三代在他百年之後是否能夠繼續其衣缽,關鍵在於是否手中握有兵權。蔣孝勇能否在臺灣政壇發跡,最好也像他當年躋身政治舞臺時一樣,首先從國民黨的軍界幹起。
蔣孝勇就這樣放棄考大學,直接進了鳳山軍校。果然不出蔣介石和蔣經國所料,蔣孝勇到軍校後既不開汽車闖禍,也不隨便觸犯校規。他是個精靈懂事的孩子,一度蔣孝勇在鳳山軍校內接受軍事訓練確實刻苦。在有關機械化武器課程的考試中,蔣孝勇也多次獲得高分,名列前茅。
然而就在蔣孝勇熱衷習練軍事時,在一次夜間軍訓時,冒險翻越一條溝塹,他不慎扭傷了腳。幾個月之後,蔣孝勇的足疾有所好轉,他也有有意重回軍校上課,但因課程拉得實在太多,他已經無法趕得上了。
祖母宋美齡說:「依我看,索性就別讓孝勇再回軍校了,他受傷的腳好不容易才治好,萬一將來在軍校裡繼續受訓,如果再要扭傷了……」
宋美齡和蔣介石一錘定音,不久,腳疾痊癒的蔣孝勇便遵從祖父祖母之命,走進了臺灣大學政治系的課堂。他在政治系教授連戰的指導下,很快成為該系一位活躍學生。
「這樣也好,人各有志嘛!」蔣經國從蔣孝勇簡短談吐中,已經體察到他從內心厭惡國民黨官場的本性。他雖有些失望,但深知子女的前程擇業,不可強求。於是蔣孝勇此後任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委員,同時進入「鴻霖集團」--包括臺灣旅遊、餐飲、娛樂和貨運的大型綜合企業。
蔣孝勇的老成持重及管理企業的靈活手段,再加上他獨有的特殊身份,使一度並不景氣的鴻霖集團年利潤迅速飈升。不久,為謀求更大的發展,蔣經國又建議蔣孝勇接管臺灣一家頗具實力的黨營公司--中興電器公司。蔣孝勇上任後,「中興」便一改以前頹局。眨眼幾年過去,從前在實業上沒多少經驗的蔣孝勇,很快聲名鵲起。
然而1985年,正當蔣孝勇在「中興」董事長位置上幹得有聲有色時,他二哥蔣孝武出事了--由於涉嫌「江南事件」,在那一年初春被蔣經國「外放」到新加坡。就在二哥黯然離臺不久,蔣經國的先天性糖尿病越發嚴重。他不但改裝一隻名存實亡的義眼,又因下肢行走不便,不得不以輪椅代步。這樣一來,被家族事務弄得焦頭爛額的的「中興公司」董事長,無奈之下只好把公務推給總經理全權代管,眼看由他慘淡經營起來的「中興公司」落入他人之手。
苦水裡泡大的難兄難弟
1942年3月3日凌晨,在廣西桂林省立醫院,忽然傳來幾聲嬰兒降生的啼哭。章亞若生下了兩個嬰兒--與蔣經國的非婚生子。兩個孩子分別取名為蔣孝嚴和蔣孝慈。不久章亞若突然病亡。從此兩人便隨外婆生活。蔣經國還特別關照「今後孝嚴和孝慈兄弟兩人,就改為母姓好了。告訴他們千萬不要再姓蔣了!」
1949年,年少的章孝嚴和章孝慈隨外婆及舅舅從江西前往臺灣。章孝嚴和章孝慈少年時在臺灣新竹縣過著艱苦的鄉間生活,兄弟倆和外婆同睡一房,家徒四壁,但家教很嚴,外婆一再教育他們做人要有志氣,有骨氣,不要輕易求人。
兩個早熟的孩子在學業上相當刻苦。1966年章孝嚴以新竹考生絕無僅有的高分,考進臺北的大學攻讀,這讓多年隱居在鄉村的章氏兄弟第一次有機會走進大城市。1967年章孝慈也步其兄後塵,考進臺北東吳大學,而且他堅決要攻讀法律專業。章孝嚴1970年以優秀成績考上公費出國留學,隨之弟弟章孝慈也於 1971年赴美國求學。
20世紀70年代後期章氏兄弟相繼學成歸來。哥哥章孝嚴在「外交官」甲等特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國民黨「外交部」,於是他從一個平民百姓,一躍而為國民黨的「外交官」。
弟弟章孝慈則始終默默無聞地攻讀學問。他學法律卻又不想當律師,到美國求學多年,回來後又無意於政治。他徘徊許久,最後決定回母校東吳大學執教。
20 世紀80年代,章孝慈的教學資歷與學問引起人們的重視,於是這位辛苦教課多年的老教授,才終於擺脫沈重的課程。他歷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東吳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及校長等職。蔣經國病逝後,他在國民黨十三屆代表大會上以高票當選「中央委員」。1993年章孝慈辭去公職,成為前往大陸為亡母掃墓的蔣氏家族第一人。1995年在臺北病逝。
而章孝嚴則於2005年3月2日悄悄完成身份證改姓程序,正式更名為「蔣孝嚴」,至今仍活躍於臺灣政界。
摘編自北京《光明書摘》
- 關鍵字搜索:
- 蔣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