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你墮落了嗎?

央視新聞:在一輛乘有四十多人的長途臥鋪客車上,有三個持短刀的小青年,最大的二十一歲,最小的十七歲,在行駛的公共汽車上,在四十多個男男女女面前,將三個少女強*了,而其中一個少女的哥哥就在車上。事畢,三個小青年揚長而去,而客車仍繼續行駛,車上這才響起一片指責聲,不是指責那三個小青年,而是指責這三個被害的小女孩,指責她們沒有廉恥,為什麼不好好在家裡呆著,而要跑出來,出來也罷,為什麼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像是要招蜂引蝶的浪樣。

新聞點評:人們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了。

央視共同關注欄目新聞:三個女孩子被人綁架,沿途向司機求救,向餐館服務員求救,向進餐的客人求救,向住宿處的賓館求救,得到的回答卻是,人們不是避開就是置之不理,結果,一個叫張玲(化名)的女孩子不堪受辱,從賓館的三樓上跳下,摔斷了脊椎骨,而綁架者卻大搖大擺地從賓館走掉了。

新聞點評:人們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了。

看完這兩則新聞,我的心很痛很痛,我想哭,卻欲哭無淚;我想罵,卻欲罵無聲。央視播音員在播這兩則新聞的時候也是面無表情的,那聲音是在廣播學院一貫練就的,不急不躁不怒不喜不卑不亢,彷彿是在說一件與她毫無關聯的事(當然這事本身就與她無甚關聯),那評論也是早在稿紙上寫好的,用一種聲音發出來就可以的了。

我不禁想問:這樣毫無觀點的新聞播出來有何意義?

我不禁在想:假如是我,碰到這樣的情形,我又會怎麼辦?

央視新聞:一個民工看到一個兒童落水,跳入寒冷的水中將她救起,他贏得了一片喝采,政府也獎給他一定數額的見義勇為獎金。但由於這次行動,他卻落下了一個病根,治癒這病竟不是那筆獎金所能。那民工四處求助竟無人理睬。

新聞點評:不能讓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

央視新聞:一個警察在抓捕歹徒的過程中犧牲了,追悼會開得很隆重,從市長到市民,從公安局長到警察家屬都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悲痛之中。事後,那犧牲警察的家屬生活在艱難困苦之中,因為犧牲的警察是家裡的頂樑柱,是家裡全部收入的來源,而今他去了,就斷了一家子的活路,卻沒人理會。

新聞點評:這是英雄的精神!

看完這兩則新聞,我的心很冷很冷,一個人要做出一兩件驚人的舉動也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在做完這些驚人舉動之後所帶來的痛苦卻是長遠的,便使人懼怕了。的確,我們也不能這樣去要求:只要做了一件好事,就要別人和社會永遠記得你,你所有的痛苦都得讓社會承擔!

記得有一天中午看央視新聞,沙祖康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大會上大談中國的人權得到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接下來,共同關注欄目的主持人卻在大談民工及民工的子女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真是有意思!真是一幅絕妙的幽默畫!這兩個人,前一個絕對的代表政府說話,後一個半是代表政府,也半是代表民眾,但兩人的觀點反差卻如此之大,不正說明政府和民眾對社會現實的觀點麼?

央視今日新聞:北京一家大型超市出售的果丹皮竟然吃出玻璃出來了。

新聞評點:打造有質量的生活。

我和老婆一齊對女兒說:快來看新聞,你看你最喜歡吃的這些零食是用什麼做的。

女兒不以為然,這算什麼?我們學校賣的零食比這不知要髒多少倍。

我和老婆一齊說:那你還買不?

女兒反問說:這也不許吃,那也不許吃,那我還能吃什麼?

我和老婆相對苦笑:是啊,打造有質量的生活,我們吃什麼?

君不見油鹽菜米,哪一樣不暗藏致命的危機!

中國人,你墮落了!

我們一直在說:勤勞、勇敢、善良、質樸、見義勇為、互相幫助等,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優秀傳統,這是真的麼?難道不是懶惰、懦弱、凶殘、欺騙、見利忘義、寡廉鮮恥麼?

精神的家園已經毀滅了,大家都在瘋狂地斂集物質財富,企圖用高樓大廈來遮掩精神的荒蕪和貧乏,用燈紅酒綠來麻醉自己的神經,大家都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大家都把自己的眼睛蒙起來,大家都把自己的鼻子捂起來。是喲,一潭臭水,如果摀住鼻子,也可見游魚在嬉戲;一堆狗屎,如果摀住鼻子,也可見金光閃閃的一團;一堆垃圾,如果摀住鼻子和蒙上眼睛,踩上去軟綿綿的,肯定像沙發。一陣陣痛苦的呻吟和喊叫,如果塞住耳朵,那準是在哼著小曲和歌唱吧。

中國人,你墮落了,我們一直引以為驕傲的文明古國,你墮落了!我們還有什麼能教給我們的後人 ........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