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加入歐洲央行指導匯率體系

歐洲央行(ECB)傳播處一位官員介紹,從4月1日開始,歐洲央行將在其每日統計併發布的歐元指導匯率體系(Refer- enceExchangeRates)中加入人民幣、泰國銖、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盧比和菲律賓比索等5種亞洲貨幣,以及俄羅斯盧布和克羅埃西亞庫納等2種歐洲貨幣。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歐元指導匯率體系是在歐洲央行行長理事會1998年7月的會議 上所制定的,負責計算並 每日發布歐元兌其他貨幣的指導匯率。

當時納入該體系的包括美元、日元等17種貨幣,隨後在2000年9月28日,又加入 港元等12種貨幣。而從4月1日起,該體系納入的貨幣達到30多種。

該體系的運轉過程是這樣的:世界各地央行,包括歐元區國家央行每天在歐洲中部時間(C.E.T)下午2:15左右有一個協調定價機制 (ConcertationProcedure),基於此,歐洲央行計算並通過電子交易系統和網站發布歐元兌這些貨幣的指導匯率。

據歐洲央行的官員介紹,這次選擇這7種貨幣,是「基於交易量等因素」的考慮。他同時表示,雖然目前一些亞洲央行透露將多樣化其外匯儲備構成,但此次將一直被認為屬於「美元區(DollarBloc)」的幾大亞洲貨幣加入該體系,與上述背景無關。

香港大福證券首席外匯策略師蔣錫麟則表示,歐元此番舉措,應該是其「挑戰美元」的又一步驟,但這個過程是長期性的。他說,「歐元現在是世界第二大貨幣體系,雖然多個央行表示希望多樣化外匯儲備,但歐元在其中的比例並不高。」在一段時期內,美元還將佔主導地位,但歐元顯然希望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歐洲央行的官員也表示,雖然目前該體系中以歐洲貨幣居多,但「我們將納入更多的國際貨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