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搶銀行方式不同於警匪片 銀行腐敗醜聞一個接一個

中國近年來接連發生銀行腐敗醜聞,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紐約時報星期一的一篇文章說,中國銀行接連發生大案,但是搶中國銀行的方式卻和美國西部警匪片中的情節截然不同。

在中國銀行作案的人員一般都是內部人員:銀行行長和副行長,分行負責人,貸款部門主管,以及數以千計的銀行工作人員。他們監守自盜,捲走了顧客數以10億計的金錢。

僅僅在2005年前兩個月,就發生一系列醜聞。中國銀行的一個部門經理卷款1億美元不知去向。幾個星期之後,另一家商業銀行的十幾個官員因涉嫌盜竊近10億美元而在陰謀暴露後被逮捕。後來又發生中國建設銀行一名中級官員卷款8百萬美元潛逃的事件。

中國官方沒有說明中國銀行業丟失的這些款項是否能夠追回來。這一連串事件恰好成為中國積極鼓勵資本主義迅速致富、結果導致大量公司官員和政府官員腐敗的註解。而且,這些已經曝光的案件很有可能是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表面下掩蓋著的黑幕的冰山一角而已。

紐約時報認為,幾乎沒有人相信中國銀行界發生的醜聞會在短期內阻礙中國迅猛發展的經濟步伐,但是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擔心,這些貪污、盜竊、行賄的案件有可能會對建立一個健康的銀行和金融系統的努力造成巨大的阻礙。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經濟超級大國,一個健全的銀行金融系統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中國政府試圖用重刑來阻嚇那些試圖貪污腐敗的官員。過去4年以來,已經有25名政府官員因為經濟犯罪而被處以死刑,另外還有數以千計的政府官員在監獄中服長期徒刑。

紐約時報援引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國證券公司交易員的話提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為什麼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節節上升,而中國的股市卻持續低迷?不知有多少小股民被中國的股市套牢。無怪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最近的記者會上回答中國記者提出的有關股市的問題時承認,這可能是網際網路上點擊率最高的問題。

北京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滬深股票交易市場的上市公司中,有16%在過去10年中,受到罰款和禁止交易的處罰。而在美國這類公司不到2%。

紐約時報援引上海經貿大學的丁建平(音)教授的話說,中國如果沒有一個強大而穩定的金融制度,整個國家的經濟都可能出現不穩定的局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