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塔之十五:現存最古老的磚塔─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城北、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岳寺」內,登封人慣稱它為「大塔寺」。嵩山,是我國古代建築精粹彙集之處,其中的244座古塔中,位居長老地位、被稱做「華夏第一塔」的「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磚塔』。該塔不僅以優美的體形輪廓而著稱於世,獨特的」十二邊形平面型制」,更是各類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初建時是作為北魏宣武帝元恪的離宮,至正光元年(西元520年)改名「閑居寺」, 迄今約1,500年。塔就建在寺院的中心。塔的東西方各有千佛殿及定光佛堂,兩面是迴廊,南邊有山門,北方建立大佛殿,成為一個塔院。到隋仁壽二年(西元602年)改名為「嵩岳寺」。北魏時期的嵩岳寺規模宏大,盛極一時。武則天陪同唐高宗游嵩山時,曾把這裡改作行宮,並為該寺塑金佛像。隨著少林寺的興起,嵩岳寺日漸衰微,至今,只空遺古塔聳立在嵩山的幽谷中。
但是研究考古的人,不敢輕慢它。他們到登封,可以不去少林寺、嵩陽書院、中岳廟,卻不能不去嵩岳寺塔「朝聖」,它是研究古塔中極其珍貴的建築。
全塔由基臺、塔身、密檐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基為石製。隨著塔身砌筑作十二邊形,臺高0.85米,寬1.6米。塔前砌有長方形的月臺,塔後以磚砌鋪甬道,與基臺同高。
嵩岳寺塔除了塔剎部分以石雕之外,上下全部用灰黃色的磚和黃泥及糯米汁,層層粘砌而成,塔磚小而且簿,外塗白灰,腰檐以上的磚柱均塗以紅色。這是當時磚塔的特點,並一直流傳到宋代。歷經千餘年的風霜雪雨侵蝕依然堅固,至今完整無損,可知古代建築工藝之高妙。
塔身建於簡樸的臺基上,塔身則用青灰條磚壘砌,全塔呈圓弧狀的拋物線形。總高39.8米。底層直徑約10.6米,內部空間直徑約5米,壁體厚2.5米。塔高41米。塔的形制為南北朝期間少見的密檐式建築,所謂「密檐」,指檐與檐之間的塔身距離很短,各層檐下都各有一個小窗,但多數僅具窗形,並不採納光線,有的只開一個小孔。
塔身內為「樓閣式』,內部以內檐分為十層。外為「密檐式」分為十五層。各層都以磚疊澀做成十五層的塔檐,檐寬逐層收分,層層外挑,檐層逐漸向上縮減與密集,磚磚相疊出檐,直疊到臨界狀態「收磚」,和緩地向上收縮,充滿節奏美感。
磚塔的第一層塔身特別高大,為十二角型,而從第二層開始則改為八角形。十二邊形的特殊造型,有分解風力的優點,但是它比四邊、八邊形的塔容易壘筑,但是後期所建的塔很少採用十二邊形。
塔身中部用挑出的磚疊澀砌一週腰檐,將它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建於疊澀上,為全塔裝飾的重點,高3.73米。比下段稍大。下段為光素白磚面,高3.59米,上下垂直。腰檐以上塔身,各角砌出八角形倚柱,採用方墩柱礎,束蓮柱頭。壁面除四個券門外,每面砌有「阿育王塔」的形象作為塔身的裝飾。
腰檐以下塔身角隅均砌出六邊形倚柱,柱頭飾以磚雕的火焰寶珠與覆蓮,柱下為雕磚的蓮瓣形柱礎,柱間四面有對稱的四門,其餘八面壁外各砌佛龕,龕座上刻有獅子作裝飾,各塔層之間均有壺門、欞窗、雕獸等,雕工手法精巧,造形獨特,為北魏磚雕藝術珍品。
塔中構造採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樓層結構,壁體砌到樓層處,以磚疊澀與樓板相互交連,樓板架設在木樑上。塔的東、南、西、北四面設入口,門口寬2.5米。可自下而上直達頂部。在四個正面有貫通上下兩段的門,門上在半圓形拱券上做成尖形券面裝飾,券門通向塔心室。
中央塔心室為正八角形,共有十個八角形塔室,作9層內疊澀磚檐,寬7.6米,底層塔壁厚2.45米。整個塔室上下貫通,呈圓筒狀,上上下下用木扶梯。內部原設置佛臺佛像,供繞塔做佛事之用。
塔頂的塔剎由三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由覆蓮式須彌座、七層相輪剎身、剎頂冠以巨型寶珠等組成,塔內為空筒式。此塔剎的形式一直被後來的磚石密檐式塔所延用。塔剎通高4.75米,以碩大的覆蓮承受相輪、寶珠,高約3米多。塔剎為石雕圓柱,呈螺旋形,保留了印度佛塔的風格。
唐宋之前所造的塔中,尚未見到有「地宮」建築。隋代以前的佛塔是直接將舍利容器埋入塔基底下。而上世紀末發掘到嵩岳寺塔地宮,其為「平面方形,四壁微外弧,上作穹隆頂」的結構。是北朝常見的墓室形制,宮室內牆的縫隙間以紅泥黏合,這與甬道、塔體的建築用料相符合,推論可能與塔同時建造。其中一造像刻有「大魏正光四年」的題記,此約為嵩岳寺塔始建的年代。
嵩岳寺塔的結構、造型以及裝飾,可謂古代磚塔建築的開創性嘗試。北魏工匠們其運用了地質、幾何、力學、物理、化學等原理,1500年前僅用磚砌結構,就建成四十多米的高塔,經歷了千多年依然屹立。塔的造型氣勢剛勁雄偉,線條輕快秀麗,剛柔並濟的古塔建築工藝可謂鬼斧神工。它獨特的十二邊形塔造型,更成為中國古建史上的千古絕唱。無論在建築藝術或技術方面,都是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的珍品,是密檐式磚砌佛塔的一個經典代表作。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